心思小站

-A A +A

义子

 

文/心莲

 阿坤到我们家当工人时才十二岁。一个又黑又瘦小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紧紧抓着阿光叔叔的衣角,站在爸爸的面前。可能是爸爸那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孔吓着了他吧,爸爸跟他说话时,他只是猛点头。

     他和三哥同年龄,爸爸让他们俩同睡一间房。我们一家人从没把他当外人。他也从来不支取薪金,都叫妈妈替他收。后来,他的母亲跟随出嫁的妹妹搬到远地去,他就很少回家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和家人就失去联络了。他 “ 无家可归 ” ,我们的家就自然成为他的家了。

     十三岁那一年,该申请身份证了。可是,他没有报生纸,怎么办? 也不晓得爸爸以什么办法,竟然替他申请了一张红色身份证。到了二十一岁,爸爸带他去宣誓、口试、面试,又替他申请了一张公民权。接着就拥有一张蓝色身份证。

     随着几个哥哥陆续成家后,我们的家庭成员逐渐增加。妈妈就把他多年的储蓄还给他,要他去开一家小摊子做生意。他虽然离开我们的家,但逢年过节一定回来与我们欢庆节日。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婵讳整理

莲池大师为净宗第八代祖师,与紫柏大师、憨山大师、藕益大师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师未出家时,邻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都念数千声佛号。她告诉大师,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她的丈夫因为诚心念佛,临终时无疾而逝。大师听了非常感动,从此潜心于净土。他曾写了【生死事大】四个字放在书桌上,作为警戒。父母相继去世后,大师深深体会到无常,决志出家修行。于是,辞别妻子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受具足戒后,就开始云游四方,遍参善知识。

      大师注重真实修行,以戒律为基本,以净土为皈依。大师著述了好多本有关律制轨范的著作,如:《沙弥要略》、《具戒便蒙》与《菩萨戒发隐》等。大师提倡戒杀放生,所著《戒杀放生文》风行于世。

      念佛法门是莲池大师一生所崇尚的。大师认为学佛的根本在于摄心,而持名念佛一法是为摄心要道。他非常注重心的修证。他认为大家都应该修学“一心不乱” 。“一心”就是专注正境;“不乱”就是不生妄念。
      
      莲池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净宗的振兴,根据史册记载,最有功行,最出色者当属莲池大师。

她不是我的孩子

 

文/心莲

这一天上课时,我又发现晓玲的胳膊上淤青了一块。下课时,我把她留在课室里,查问了很久,她都不肯稍微透露一丁点儿,是如何会搞得时常伤痕累累的。这孩子口密得很,我第一次发现淤青就要她告诉我原因,可是每一回“逼供” , 都是弄得自己气呼呼的,败兴而返。

     我想:长此下去,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于是,我把最近几个月的事情告诉校长。校长让副校长陪我去做家访。原来,这孩子的妈妈因争取离婚不遂,离家出走了,留下两姐妹与伯父母同住。她的伯母数尽了孩子的不是:脾气拗、不听话、懒散、肮脏,最糟的是爱偷钱。她说伤痕都是晓玲自己弄的。

     在回学校的路上,副校长说这孩子心里不健康,应该看心理医生。正好,第二天卫生局派医生和护士到学校给六年级的学生作健康检查。于是,我们就寻求医生的协助。医生写了一封介绍信,要她的家长带她到马大医院去看精神科专科医生。医生说这孩子什么都不肯说,看来只有专科医生才帮得了她。我拿了信交给她的伯母,她说:“我们那有空带她去!” 我自告奋勇说我可以代劳。

你很像妈妈

 

文/心莲

 

当我第一天到宿舍报到,总舍监就交给我一份名单。她说这几个同学是宿舍的“坏份子”,要我设法去改变她们,让她们走回正轨。第二个月,我到其中一个房间去,以便多了解他们的问题。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他们的房门敞开着。我其实可以大步跨进去,但是为了尊重他们,( 现在的孩子最喜欢说:我也有自尊心的啊!)我便轻轻地敲了敲门。舒婷叉着腰,很无理的问道:“你要找谁?” 看她那凶巴巴的样子,我倒是有一点儿胆怯了。我笑了笑,走了进去,盘起腿坐在地上。

       这时我单刀直入地告诉他们,我是奉命而来,想知道他们与宿舍舍监老师之间的关系,对宿舍规则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他们的回答更是令我语塞。她问到:“你会保守秘密吗?”“看情形。应该保密的,我会守。应该让舍方知道的,我会转告他们。”结果,他们向我大吐苦水,投诉舍监老师们都没有爱心,很形式化,机械化……

常见的药用植物

 

文:Bro. Ooi chooi Seng  译者:李医师

由于我国地处热带地区,其雨林中蕴藏着许多奇花异草,而民间则应用这些植物的叶、花、种子、根、茎或树皮等来作为防病治病的药物。据估计,约有2000种类的植物可有药用的价值。我们将为檀香电子报对有关草药作出一系列之简短介绍。

事缘在上古时候,有一个学者曾向摩竭陀国之国王频婆莎罗的御医耆婆请教;他可否从树林中找出一种毫无药物价值之植物?经过遍山野林的寻找后,御医耆婆的答案是在树林里并没有这一类植物。从这一则故事,便可窥知所有植物都有其药用的价值;只不过识货者就当它是宝,而不懂得者则认为是草。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