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佛教简介

-A A +A
飞跃

历史,是事实的记载或事实本身。佛教经过漫长时空的流传,难免多少会因时因地而转变,因此如不对历史稍加关注,我们就可能不知佛教的原貌、把握佛法中心思想或厘清许多的矛盾。但,历史的考证是要从多方面着手,从现实的文证、物证中,去伪存真,探索前后延续,彼此关联的因果性,进而认识佛法的本质及其因时因地的方便适应,使我们懂得适应现实,同时也能找到开拓未来的指导方针,实践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

释尊与结集
要了解佛教,须先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开始(或稍加提前研究)。

约公元前五百年,当时印度有个小国,名迦毗罗卫国,国王为净饭王,王后是摩耶夫人,他俩生有一子,名叫悉达多,姓乔达摩;后因觉悟真理,故被称为乔达摩佛陀;又因是释族出身的圣者,所以也被称为释迦牟尼。

悉达多妻子,名耶输陀罗,儿子是罗睺罗。悉达多二十九岁出家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三十五岁开悟,八十岁入灭。

佛陀入灭那年的结夏安居(夏安居:每年三个月的定居生活),迦叶尊者为了避免经典与律典的失散,于是召集大众比丘结集经律,即所谓的开会并将确定为佛说的经、律背下(佛世时代,圣人所说的法都不许用文字记下,故须背)。当时的会议由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主持;闻法第一的阿难尊者负责将所闻的法诵出;持戒第一的优婆离尊者则诵出律典,再经大众审核,确定无误,大众僧一起背下,这样的一个活动,称为第一次结集。当时的结集只有经典和律典,而没有论典。所集的内容不外乎为:四谛、三法印、八正道、五蕴等。

第二次结集是在约佛灭百年,毗舍离地方跋耆族的比丘向人托钱而被外来的耶舍比丘所见。当时耶舍比丘不但不接受该精舍分给他的金钱,反而反对这种行为,并向居士解说,“供养金钱是不如法的行为”,因此造成跋耆族比丘们的不满而遭到被摈(被赶出当地僧团)。之后耶舍比丘召集精通经律的长老大德去纠正他们,而对方也召集大众,与对方一起检讨有关问题,同时也顺便做经、律结集,由此产生第二次结集。

此次的结集,跋耆族比丘也顺便提出了十事的要求,盼向来不被允许的事情能开方便,但结果全不被耶舍比丘召集到的长老们接受,于是双方意见略有分歧,而形成大众部和上座部两大派。

这所要求的十事为 :
一、 角盐净:原本出家人不可留食物隔天,现要求没用完的盐可用角器蓄留多日,并且属于(持戒)清净。
二、 二指净:出家人原是太阳过了中午后就不可再吃任何食物,现要求阳光过中午后,但未过二手指的宽度内尚可用食。
三、 他聚落净:饭后仍可到别村再食。
四、 住处净:在同处住宿,可分开举行布萨(僧众每半个月诵戒忏悔的活动)。
五、 赞同净:可在不足法定人数的情况下议事,然后征求未出席者同意。
六、 所习净:允许先例,接受向来的惯例。
七、 不搅摇净: 原本正食后不可饮用任何饮料,现要求可合法喝不需搅动的牛乳。
八、 饮阇楼伽净:可饮未发酵及半发酵的椰子水。
九、 无缘坐具净:古代印度人常坐地上,因此僧侣有块布作为坐时用的,这布叫坐具。现要求坐具可随个人意愿做大小,不需依戒律规定。
十、 金银净:可接受金银施舍,并合法拥有。

这十事虽使二派思想分歧,但主因引起是“不持金银戒”。不过第二次的结集还是有其意义,除了结集大藏经外也使僧众恢复和合,而不致成为相对立。

孔雀王朝
约公元前三一七年左右,旃陀罗笈多(Candragupta,又译月护王)建立了孔雀王朝。由于印度与伊朗已有希腊人的定居,于是产生了希腊化的亚洲文化交流。

孔雀王朝到阿育王后(Asoka,无忧),又继续侵占其它国家而完成大统一,将国家版图扩展至南印度半岛的南端,西至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他在事业上发展的同时,也尽力于文化上的建设。阿育王在位期间的种种事业,以法敕的形式被刻在岩壁或石柱上。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Kalinga),看到战争带来的生命界悲惨,是促使他后来成为热心的佛教徒的其中原因。阿育王为了使自己信奉的佛法也能让老百姓受益和实践,因此积极推动佛教,发扬佛法并发布法敕、铭刻法敕。

法敕内容是对一般人民进行道德上的训诫。阿育王也曾亲自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法巡行,对当地民众施行佛法教诲。他废除了过去诸王以娱乐为目的的狩猎巡行,而把这一巡行改为巡拜佛迹。

为了佛法流传,阿育王派遣僧侣到各地弘法,使佛教传遍印度及开始进入国际,也由此促使佛教因地区、习俗文化等因素而作出改变、适应,留下了更多部派的分化与发展前因。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死后,渐趋衰落,至公元前一八七年,当时的军队司令官普沙密多罗(Pusyamitra),夺取政权,孔雀王朝就此灭亡,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

普沙密多罗是婆罗门教信徒,为一名过激的湿婆(神)崇拜者。据佛教文献记载(汉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他是灭佛之王。他以兵力破坏华氏城的鸡园寺,继而北上,攻入迦湿弥罗。据传他遇到僧伽蓝就加以破坏,对各地僧侣很不友善,厌恶希腊人和佛教徒。

印度内的希腊人信仰佛教者众多,据各种碑文来看,希腊人曾供养佛舍利,向各地佛教窟院布施柱子、讲堂门、蓄水池等。

贵霜王朝
公元一世纪,托库哈那人的贵霜族的库朱拉.伽德庇塞斯(Kujulakadphises,丘就却),建立了贵霜王朝。到公元一二八年(有说一四四年),由迦腻色迦王即位,在位时间二十三年。他去世后贵霜王朝逐渐没落,至二四○年被波斯萨桑朝的萨蒲罗一世所灭(二四○至二七二)。

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是佛教之王。他皈依佛教其中一个派系的有部长老胁尊者,为一名热心佛教的大护法。

贵霜时代从秣菟罗到犍陀罗一带地区,一方面佛教部派里的说一切有部、正量部、饮光部、法藏部、化地部、大众部等派系相继兴起,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也在各地逐渐发展起来。当时教团势力最为强大的是说一切有部。

各派系的诞生,难免思想上或多或少会有分歧。随着论辩的不断进展,各派系产生了对所主学说的反省,促使进一步研究的想法,以及对教法和阐释作整理、统一和分类,于是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论藏。在思想史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有部为主的部派推进了佛教论藏的发展。

有部编纂的诸论是:《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发智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阿毗昙心论》,以及解释阿毗昙心论的《阿毗昙心论经》和《杂阿毗昙心论》等。此派无论是从学说上来说,还是从教团的兴旺上来说,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学派。

当时印度西部和北方,因婆罗门教的兴盛,流行使用梵语,致使有部与大乘经典也采用梵文。

印度教的形成
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是婆罗门势力逐渐强胜的时期,它又一次掌握社会、文化、宗教主导权的时代。概括起来说 : 一、在社会方面,《家庭经》和《律法经》作为权威经典而制约着农村生活;二、在文化方面,确立了婆罗门使用的语言(梵语的文法),使梵语成为全印度使用语;三、在宗教方面,把各种他教信仰和民俗信仰全部包容在吠陀圣典的权威之下,纳入正统派的范围之中,成为了今日的印度教。当时的佛教也在这种环境下受引影,也逐渐多少带进各种宗教信仰,而大乘佛教也在这气候下形成,但最终又从大乘佛教发展出秘密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佛教受到印度教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于是佛教也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开始起了新的运动。以出家人为中心的部派佛教从事阿毗达磨(论典)的研究,并逐渐专门化,因此导致在家信徒中间兴起了一种佛教新运动,作为对部派佛教的一种反动。此外,大乘佛教的发展也与较开放的大众部和流传出来的佛陀本生谭有密切关系(本生谭是叙述佛陀的前生故事的故事集)。

释尊入灭后,弟子不免会忆念佛陀,加上多半的人,心灵上慰籍的需要,因而逐渐把佛陀超人化、神格化。对他们来说,这种信仰比佛法更重要。于是逐渐有仪式的发展,开始顶礼佛塔、佛的脚印、菩提树等。后来印度内的希腊人信奉佛教,他们制造佛像来供奉,因此大家礼敬的对象,才从佛塔等转向佛像崇拜。

这种信仰的佛教,其中一部份人依据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行的理想化的人的形象,即菩萨。

菩萨思想的出现与佛的本生谭故事有关。本生谭是为教化民众而编的故事集,以赞佛为基调,这一新运动的形成与它有着密切关系。

公元三世纪,由于南印度人龙树(150-250)的出现,大乘佛教的教理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南印度是《般若经》的故乡,与大乘佛教的存在关系非常密切。

安达罗佛教是以大众部系(第二次结集时分化的佛教派系)为主,因此大乘佛教与它也有关联;同时随着大乘佛教运动向西印度的扩展,也与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佛教派系之一)有关。

龙树的主要业绩是:一、撰述《中论》等著作,为《般若经》 “空” 的思想奠定了富于逻辑性的理论基础;二、与此相应,确立了依据空观立场的论证方法;三、为诸种大乘经典写注释,阐明大乘佛教的完整体系。

龙树对以往佛教思想作了系统总结,在多方面做出贡献,所以在后世,中国和日本把他称为“八宗共祖”。

笈多王朝时的佛教
四世纪初,在摩揭陀兴起的旃陀罗笈多(三二○至三三五)平定了中印度,创立了笈多王朝(三二○)。到他儿子萨摩陀罗笈多(三三五至三七五)时,征服了北印度后又征服南印度,于是成为孔雀王朝灭亡以来印度再一次的统一。

此时的婆罗门教和梵文文学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佛教也在这宽容的国家政策下取得了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佛教与婆罗门教竞争,佛典的梵语化就是这因素所致。其实佛典梵语化,早在二世纪的贵霜王朝和案达罗王国之时就已进行。但是,当时的佛教除了说一切有部以及受其影响较大的一部分大乘经典以外,一般仍使用俗语或混入大量俗语的不完全的梵语(佛教梵语)。

五世纪初,在笈多国王的支持下,在那兰陀(Nalanda)建立了大寺院。在这时期,大乘佛教开始把基地移到恒河流域,说一切有部的中心虽然仍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一带,但他们都共同发展佛教。

厌达国王的灭佛
五世纪末,西北印度出现了异民族(Ephtalites)厌达人的新势力。在克什米尔地区,佛教受到厌达国王米喜拉库拉的迫害,此地的说一切有部一度灭亡。他的灭佛对佛教思想发生巨大的影响,是“末法时代思想”兴起的原因。可以认为,《大集经》的后半〈日藏分〉、〈月藏分〉以及《莲华面经》等就是经过这灭佛体验之后而编成的。

此后,印度除由戒日王一度统一(六○六至六四六)外,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于这时候,印度教蓬勃发展。这种形势下,大乘佛教以那烂陀为基地,通过瑜伽行派和中观学派的争辩,使佛教理论推向另一个高峰。此时,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正量部等虽继续存在,但已逐渐被秘密大乘佛教取代。

波罗王朝与密教
戒日王死后,直至伊斯兰教徒在政治上建立安定局面的十三世纪以前,印度北部存在着比较有势力的三个王朝,即:德干高原地方的拉修特拉库达(七五○至九七五年)王朝;从西印度至恒河上游地区的巴利哈尔(七五○至一千年)王朝,这王对传统好感,排斥佛教;东印度孟加拉国,奥里萨地方的波罗王朝(七五○至一千)。其中,对佛教保护,特别对密教的发展给予很大影响的是波罗王朝。

波罗王朝的实际创始人噶帕拉(Gopala,在位七五○至七七○)在摩揭陀建立了飞行寺(Odantaquri)。此后的达磨波罗(Dharmapala,七七○至八一○在位)同样在摩揭陀的恒河沿岸建立了超岩寺(Vikramasila,有人译为毗讫罗摩尸罗原),是印度佛教史上最大的寺院。此寺不单是寺院,而且也教授佛教以外的哲学、逻辑、文法学等印度一般的古典文化,有不少来自国外的留学僧在这里学习。

以那烂陀寺,飞行寺和超岩寺,这三个寺院为中心的当时印度的佛教教义,全以密教为主。特别是超岩寺,它是印度佛教最后的据点。此寺的佛教组织、典籍等有很多原封不动地传到西藏,对西藏佛教贡献颇大。

“密教”是“大乘秘密佛教”的简称。是部份大乘佛教受到环境影响和吸收了不少其它信仰成份而演变成的佛教。它的特点有两项:一是系统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二是神秘主义。

密教分为三大系,一、真言乘,二、金刚乘(此乘,认为“智慧”具有静的特性,所以把智慧比做女性;因“方便”有动的特性,因此将之比做男性,进而把男女性交作为瑜伽表现),三、时轮乘。

佛教的灭亡
七世纪前半期,创立于西亚的伊斯兰教开始向东方传播,到七世纪后半期在伊朗、中亚、阿富汗一带地方有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印度也逐渐受到有关势力的逼进。

公元七一二年阿拉伯人曾一度占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地方。此后,阿富汗的突厥系伽色尼王朝(Ghazni)在九八六年以后开始征服印度,首先占领了白沙瓦。九九七年即位的马默德(Mahmud)从一○○一年到一○二七年前后十七次远征北印度,占领了北印度的整个西半部。

马默德的远征,目的是使异民族改信宗教和掠夺奴隶、物产为主,所以并不长期地对占领地进行统治,但他对佛教、印度教等寺院和圣地的破坏,对财宝的掠夺,僧尼的杀害,非常可怕。

他们对比哈尔的超岩寺等许多寺院进行破坏,使得寺院僧尼逃到了中国西藏和尼泊尔,也有的逃到南印度。当时积极保护佛教的西藏,在收容大量印度僧人的同时,也传入了数目庞大的密教典籍。

佛教的复兴
佛教在十三世纪消失直至十九世纪末。由于出生于斯里兰卡的阿那里卡‧达磨波罗(1864-1933)在印度展开佛教复兴运动,这才使佛教回返印度并开始传播。

达磨波罗初到印度弘扬佛教,是以居士身份,晚年才落发为比丘僧。他于一八九一年创立菩提伽耶大菩提会,目的是复兴佛教与关照佛教遗迹运动。后又出版《摩诃菩提》刊物;一九二○年建立法王精舍佛寺于加尔各答;一九三二年,于鹿野苑建好根本香室精舍。

达磨波罗(法师)圆寂后,大菩提会继承他的遗志,管理佛遗迹,维修佛塔,建寺院,为朝圣者设置宿舍,建研究所、学校、佛教出版局、图书馆、博物院、医疗设施等。该会也接引了很多印度与欧洲人学佛,从中也有不少人出家。

二十世纪中,另一个贡献具大的人物是一八九一年出生的毗木拉奥‧拉木奇‧安培克(Vimrao Ramji Ambedkar)。他出生于印度低层阶级(印度文化,把当地人分成四个阶级),曾留学欧美,学习法律和经济学,担任过孟买州政府要职、中央政府的司法部长。

他热心佛教,曾建二所佛教大学,创立印度佛教协会,对印度低层阶级影响颇大,一九五六年在那格浦尔共同归依佛教者约十万名。

受他影响的学佛者把他称为“毗摩”(湿婆神的化身)或“菩萨”,可见他的地位崇高和多受人敬仰。

此运动与大菩提会的最大差别是:大菩提会以比丘为中心,而印度佛教协会以居士领导,并与政治团体的共和党联系。

二十世纪,许多国家的佛教和人才陆陆续续的登陆,并积极的推动佛教工作,这是印度佛教萌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