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其妙

-A A +A
唯悟法师讲
文才笔录
 

     这是檀香寺住持唯悟法师为檀香职员开年的第一场弘法,日期为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二日早上共修开示(星期四),地点在檀香寺五楼。以下是法师开示内容:

     除夕晚我的开示讲题为《莫明其妙》,但现在在场的各位 , 当时多数没有来听 , 所以在此重讲。

     一开始这题目有人觉得很有趣,可能有人认为师父 siau siau (疯疯),讲这 siau siau (疯疯)的题目。为什么师父变得 siau siau ,如果你们明白了那就好。

     当我在作准备的时候,上网查中英文字典,我就打了 mmqm (莫明其妙),它就出了两个词,一是 莫“ 名 ”其妙 ,二是 莫“ 明 ”其妙 。

     一般上 , 莫明其妙是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很怪。

     第一个莫名其妙的 “ 名 ” , 依字眼来看也很妙 , 但师父今天要讲的是 “ 莫 明 其妙 ” 。

     如果你已经听过我讲 , 那就会明白何谓莫明其妙。照字分析 , “ 明 ” , 就是明白其中的奥妙 ,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明白或不要去明白其中妙理。

     在汉系佛教传统里 , 年初一是庆祝弥勒菩萨诞。 “ 弥勒 ” 这名字很特别 , 本来的印度名字叫 MAITRIYA;MAITRI 是 “ 慈 ” 的意思。所以菩萨的名字意思翻译 , 叫作 “ 慈氏 ” ,英文翻译为 FRIENDLINESS 。

     弥勒菩萨跟我们很有缘 , 他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当来下生佛。这世界有过去七佛。要看过去的七佛 , 可以到檀香寺的大雄殿看 , 释迦佛的背光那边 有过去七佛 , 而大尊的是现在佛 , 即释迦牟尼佛。所谓当来下生弥勒佛 , 就是弥勒佛,但严格的说 , 现在还是菩萨 , 是未来佛 , 为一生补处菩萨 。

     那为什么年初一说是弥勒诞 , 这是与菩萨示化人间有关 ( 他现在是在兜率天 ) 。

     在中国历史里记载 , 菩萨化生在中国。其中一位大家很熟悉 , 肚子大大的 , 叫作布袋和尚 , 有些人叫笑佛,因为他是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很喜欢跟小孩子玩,所以小孩子喜欢缠他;他布袋里有许多小孩喜欢的东西,看到小孩就分给他们。

     弥勒菩萨未离开人间时,有作一首偈,在偈中有说到他是弥勒菩萨化身。

     年初一不是纪念布袋和尚的生日。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他还没有来,但将来会来,那,什么时候来呢?大家可以去看《弥勒下生经》。

     现在有邪教,他们说菩萨已经来了,其实这是误导众生。想知道菩萨什么时候来,去看《弥勒下生经》经典会很详细的告诉我们。

     弥勒菩萨代表慈,“慈”是给众生快乐的意思,简单的讲就是“予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但菩萨不只自己快乐,也希望能给予众生快乐 。这叫作慈,没有分别心的慈, 叫作“无缘大慈”。

     我们时常会将慈与悲合起来讲;但通常我们用这词时,是指悲的意思。 “ 慈 ” 是予乐 ; “ 悲 ” 是拔苦。 “ 慈 ” 是要给众生快乐 ; “ 悲 ” 是为众生拔苦。

     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但菩萨就不同,他的“慈”叫“无缘大慈”。这种慈是很容易体会的。就是说你看一个妈妈,她爱她孩子,那个叫“慈母心 ” ,但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菩萨的爱,是一视同仁的 , 对一切众生 , 他没有分别是否是他的孩子;而一般作母亲的 , 非自己的孩子就不会那么关心 , 所以说 , 菩萨的慈是无缘大慈。

     这个 “ 悲 ” 也能从妈妈那边体会。孩子生病时 , 作母亲的感觉到很苦 , 所以有句话这么形容: “ 病在孩子身上,痛在妈妈心上 ” 。可是这种爱也是有条件的,这是因为孩子跟她有母子关系,所以才有悲,否则就没有这种感受。因此,我们开玩笑说: “ 自己顾自己的 , 别人的就不关自己 , 跟你没关系”。但菩萨的悲是“同体大悲”的“悲”,就是看到众生受苦时 ,他感受到好像自己的苦。

     以前师父(唯悟法师)有讲过,《 维摩詰经 》里说到,维摩居士生病了,文殊菩萨探问他,他对文殊菩萨说:“我病是因为众生病”。其实菩萨不是病,而是众生病,他承受众生的苦,这就是同体大悲。

     所以慈和悲是两个词。代表“大悲”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的就是弥勒菩萨。

     我们要学习弥勒菩萨的慈,可以修“慈观”。佛教里有所谓的四无量心,或叫四梵住。四种无量心就是慈、悲、喜 、舍 。现在南传佛教非常重视悲观,有时他们为了让华人容易了解,而叫慈悲观。

     其实严格的讲,慈观是慈观;悲观是悲观。 慈观是一种观想,希望众生都得到快乐,首先我们愿自己(我)安详快乐;然后换对象,先选很好的朋友愿他们得到安详快乐,但要同性,不要异性或已往生者;接着,再以关系非好非坏者作修,同样的愿他们安详安乐;最后,希望自己的敌人得到安详快乐。

     修慈观最后是要修到无量。比如说,礼堂很多人,在修慈观时,将慈观扩大,希望整个礼堂的人都得到好;进一步希望檀香寺所有人都好,然后整个 Bayan Baru 的人,进一步整个槟城人、众生乃至马来西亚、亚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非洲等等,整个地球的众生,然后范围再扩大至整个宇宙。这就所谓的无量,巴利文叫 Mettab h avana ,梵文是 M aitrybhavana 。

     其实我们讲了很多口头禅,或很多老人讲的话,它里面有很多很妙的意思,但我们之前莫明其妙。也很多人庆祝农历新年,说是弥勒菩萨诞,他们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我记得,我常去晚晴苑时,常有老菩萨无奈的对我说:“啊呀,无法度 !( 福建话 ) ” 。那天除夕的中午,师父跟他们一起用餐时 , 对他们说: “ 不能讲无法度 , 你知道无法度 是什么意思吗?这是很悲观的说法,你是否知道;无法度就是无法得度 ” 。在佛法:有佛法就有得度。

     佛的法有多少,有八万四千种法。为何说佛的法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呢?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众生烦恼有如此多 , 如果佛的法门只有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那么,就有一种烦恼无法度,可是烦恼有八万四千种 , 而佛法们有八万四千种来对治。所以除非佛法不存在了 , 有法存在就不可说无法度 , 有法度的 , 只不过是你懂得的法是有限公司,所以这句话不是对自己说的,如果是觉得自己是无法度者,等于是承认自己是无药可救的人。 “ 无法度了! ” , 那不是很悲观吗 ?

     有时候不是认为自己无法度,而是觉得别人无法度,如有这样想 , 就把对方介绍给师父,让师父来度;如果师父也无法度,那师父就去找师公,师公就有办法度了。

     所以, 以后有人跟你讲无法度 , 你就要跟对方说 : “ 有法度! 你觉得无法度的时候,我带你去找师父 ” 。

     刚才我们讲了,弥勒菩萨教我们什么?教导 “ 慈 ” 。有些人脾气很坏,要用什么度他呢?就用 Metta 慈 Maitry 度他。

     一个人脾气很大,跟你发脾气时,我们凡夫怎么呢?我们就以牙还牙,给他脸色看,比他凶一点,希望以这样来解决问题,可是这样后 , 会有什么后果呢?这点,你们都知道啦!所以要对治嗔恨,不能以嗔治嗔,只有以慈治嗔。因此脾气坏的来修慈无量观;而很残忍的人,就应来修悲心对治。

     还有,总的来说,修学佛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 。被称为三无漏学,是指它可让我们出世间的,是出世间法 , 如果我们懂得修这三学,我们就有法可度了,不可说无法度。

     师父讲的“明”是明它其中的“妙”。明白师父为什么 siau siau ( 疯疯 ) 了吗。讲莫明奇妙的题目,明白吗?如果明白,就是明白法的“妙”,叫做明其妙 ; 如果不明白就是莫明其妙。你们不要继续的莫明其妙 ,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超越莫明其妙 , 如果我们明其妙,就不会说“无法度” , 而说“有法度”了。

     还有 , 师父有交待 , 在家信徒要从五戒十善做起和从直接受益的佛法学习。

     刚才师父讲的,好像是 siau siau ( 疯疯 ) 的,现在是较严肃的。可能你们会觉得莫明其妙,通常感觉师父是很严肃,看了都怕怕,不敢跟他多讲话,今天师父突然开玩笑似的。

     那天贺喜团出发前,师父和真如法师去散步,散步时真如法师问:“师父,怎么做,每天才能笑口常开?”。师父教他一个法度 ( 福建话,方法的意思 ) ,即教他一个笑口常开的对治方法。师父就对他说:“看老夫子拉 ! ”;他听了很奇怪的就说:“师父 , 有没搞错?我们皈依时,不是说不皈依外道典籍吗?”。“啊呀!你不知道,老夫子是属于密宗的;此外,还有一个办法对治愁眉苦脸,你可以看 gila-gila !。”师父又问他说:“ gila-gila 是什么宗的?”,他很聪明的回答: “禅宗!”,我答说 :“啊呀!你很厉害。你看师公是不是 gila-gila 这样的?”,他答:“师公那里 gila-gila ?” ,我说:“那些开悟的禅师会哈哈大笑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就像弥勒菩萨笑口常开让人看了都喜欢,如果像师父苦瓜脸,大家看了都觉得莫名其妙,所以有时要严肃有时要 siau siau ( 疯疯。风趣的意思)。

     其实我们很多人,有一种想法:“我的人是这样的!” 。他脾气很坏,发起脾气就这么说:“我的人是这样的!”,这样的观念很糟糕,因它能滋养我们的“习气”和滋养“我(我执)”。我们的习气如果不改的话,真的是无法度。

     现在讲严肃的东西,师父在新年对大家有很高的期望,大家今天听了要懂得做,第一个是要大家提升宗教情操,不要只停留在拜拜,天天到大悲殿向观音菩萨求,给孩子九个 A 。宗教情操的提升就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众生。这样就是有愿无求了。

     我们也不要在理智上,道理上懂得,而实践上做不到。在实践方面,大家要遵守五戒十善,不只是把法当作理论理解。

     在人事方面,我们不是像罗宾孙那样在孤岛上生活,而是需要与其它人或同事相处,这是最麻烦的。这个 , 我们可学习日常老法师所教的“观功念恩”。

     观功念恩是对自己的善知识(如老师),看他的优点,这样你才会向他学习和报恩。要懂得感恩老师,因为他给你慧命,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观功念恩的原因。而我们团体的同事也是善知识又是朋友,一样要看他们的优点,要念恩,而不是整天拿放大镜看别人缺点。即使那个人在找你麻烦,你也需要感恩,因他在帮你修菩萨道,让你修忍辱。

     师父讲心里的话:很多人心量不够大,给人讲几句就耿耿于怀,让人脸色看,这是很糟糕的,我们在道场里只有世间法,忘了佛法。每个人心量要大,大到像弥勒菩萨肚子大大,顺逆境都能包容,这就是观功念恩。同事之间修观功念恩尤其重要,不然你就很烦恼,天天看别人缺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提升工作态度和效率,这是指工作方面,我们有待改善之处。

     其实不论做那个部门,都应以服务对象为立场,而不是以个人方便的角度看事情。之前师父有讲过修“自他相换”,在心理学叫同理心。例如,接待处有人来,接待者态度不好,给人问几句就不耐烦,人家就会对檀香寺印象不好 ( 因负责人代表着檀香寺 ) 。其它部门也是如此。

     有些人态度很好,但工作效率很低,工作时要与人一起做,纵使一个人可以做的事,为了要有同伴、热闹而四个人做事,这样,就造成只有四份之一的效率,造成工作效率很低。这方面,有很多方法思考和改善。

     新年里,这四样是师父对大家的期盼:一、提升宗教情操,二、实践五戒十善,三、人事方面,要修观功念恩,四、提升工作服务态度和效率。

     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檀香寺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和突破;但如像以往那样的态度和效率,那可能每年进步只有百分之二,百分之五。

     在大家的配合之下,我们的基础已经逐渐的建立起来,现在要再向前迈进,我们就要要求有很大的突破;要突破的话,就得破一向来的习气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