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论讲记(三)【04年精进佛七开示】 :学佛心态、 依止善知识━修道的根本〉

-A A +A

 

唯悟法师讲述
黄韩竣 整理

昨天晚上,我们已介绍了「暇满人生」和「学佛的次第」,所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我们这一生不仅生为人身,还能够听闻佛法和具备其他的殊胜因缘,这就是八无暇和十圆满。我们来打佛七,必须生起一种勇猛精进的心,甚至要生起这样的念头:「此生不向今周度,更待何时度此生」,如果不想在这七天内证得一心不乱,那我们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几时会再有这样七天的殊胜因缘呢?今天佛七已进入了第二天,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戒子之中,有多少位已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了?无论如何,依我的观察,比起昨天大家已有了进步,但应更加用功,继续加油。

今天晚上,我们会与大家讲解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依止善知识」。我们也将进一步探讨为何要依止善知识、如何选择善知识以及为弟子的应具备的条件等问题。在这之前,我先简略地说明一下学佛人应持有的心态。尽管如此,我们今晚的讲题重点还是放在「依止善知识」上,因为它是修道的根本。

学佛心态
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门学问 ,不论是世间的哪一门学问,都必须持有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修学佛法亦如此,须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在还没继续讲什么是正确的学佛心态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学者,由于对佛法很有兴趣,便到南隐禅师那里去请示禅师什么叫作禅。禅师就以茶水招待学者,可是杯子里的茶水已倒满了,而禅师依然没有停止,继续地倒。那位学者看到茶水一直不停地往外溢,觉得很奇怪,心想可能是老禅师老花眼,眼睛出了毛病看不到,最后忍不住便告诉禅师茶已经满了,不须再倒。这时禅师就应机施教,回答他说:“你啊,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心中满是学者的看法与想法,如果不先你心中的这个杯子空掉,我就无法向你说禅啊!”这个典故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很多人往往都会依自己的主观去看待或评估一件事情,当我们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看事情时,往往在整个过程中就无法放下过去所留下来的观念,所以禅师要我们先把这个杯子空掉,方能契悟佛法的真实意义。比这更严重的心态是:如果一个人对佛法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却以自己的看法解析经文的意义,这就很危险。因此,正法若是给一位心怀邪念的人听了就会变成邪法!

在《菩提道次第论》里,它引用了三种比喻来形容我们常犯的器过,这三种的器过我们一定要断除,所以称为「断器三过」。器,这里是指杯的意思,亦可以是碗,是用来装食物或饮料的器具,我们学佛的心态也可以作如此的比喻。在整个修习佛法的过程,我们应该断除这三种的器过:
一、覆器;
二、污器;
三、漏器。

第一、覆器;是指把一个杯子倒转过来放。如果我们把一个杯子倒转过来,那还能够装饮料吗?再好的饮料也无法容纳进去,这就提醒我们如果是覆器,一个人就不能够接受任何的教诲,再圆满的教法都无法吸收。这也像一个人听闻佛法的时候没有专心,最好的例子就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开示,好多位同修却在下面一直点头,是不是意味着对师父的每句话都赞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休息的时间,大众要把握,好好的休息,不然在讲课的时候你就会边听课边打瞌睡。其实并非师父讲得好你点头同意,而是不应该点头的时候你也点头啊!

第二、污器;是指一个肮脏的杯。一个肮脏的杯子,无论是我们装进多么干净的水,那杯水也会变肮脏,就无法饮用。同样的,如果我们都像所讲的污器,那么我们也会玷污佛陀的教诲。这一方面可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是用自己一种基本的主观来学习佛法,就类似刚才故事里所讲的那位学者的心态;其二、是指我们修学的动机。以前我认识了一个生意人,他也是一个学佛人,有时候遇到生意不如意的时候,他会去找算命先生。有一次,他的生意做得不顺利,也因为他是个生意人所以满脑袋里都是做生意的思想,最后他找算命先生去了;那位看命先生也很可爱,就告诉他,如果要把生意做得好,就要去参加短期出家。就因为这样的因缘,他就来参加短期出家。今天,我不晓得在座的诸位,中间有没有存着这种动机来参加短期出家的。我们学佛的人,绝对不能有这种追求;一般的民间信仰,把佛菩萨当作财神爷来求财,其实是太贬低圣人了。昨天,我们所提及的三士道:如果希望下一生得人天福报,不堕恶趣,那我们就要马上止恶行善。无论如何,佛法的终极目标是教导我们了生脱死,而不应该只停留在止恶行善上。《菩提道次第论》里所强调的是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佛、度众生才是正确的动机,除此之外就不属正确,称之为污器。

第三、漏器;看看这个杯子并没有倒转来放,而且也很清洁,可是杯底下却有了一个漏洞,或是有个裂痕,如果我们把水倒进去,水却从那个破洞流了出来,最后全部都流失了。我们称之为漏器,是因为它不能储藏水,我们有句俗话也说:“左耳进右耳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听闻佛法没有加以思考和修习,最终我们一定会把佛法遗忘。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我们有时会到某道场听一场的佛学讲座,听的时候感觉上非常的法喜,觉得实在太棒了。但是经过了三天以后,再问一问所听闻的内容,如果还能够记得起五十巴仙,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至於三个星期后,我们又记得多少?三个月后呢?可能记得的更少。在槟城有一个三慧讲堂,是过去竺摩长老创办的。什么是三慧?三慧就是闻、思、修,所以单靠听闻是不足的,要懂得去消化它,应加以思惟,更重要的是把它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修行并不一定是来打个佛七,这才叫作修行。当然这个也是非常难得的因缘,但是我们一生中又能够有多少类似的机会呢?平日在家里,或者是在我们的工作场合里,当我们面对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时,如果在那个时候,能够用上佛法,那么所得到的利益是相当之大,所以要常持闻、思、修三慧。佛曾在经中郑重地告诫我们:“善谛听闻 ,意思念之。”
这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三器。「善听闻」能够断除「污器之过」;「谛听闻」能够断除「覆器之过」;「意思念之」,我们就不会把佛法忘掉,所以它能够断除「漏器之过」。 (Consider to delete this pragraphy)


依止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乃《菩提道次第论》之道前基础,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以我们刚才一开始就强调说依止善知识即道之根本。很多佛经里都加以强调,修学佛法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以我们普通的理念来说,善知识是一位过来人,如果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才不会走冤枉路,而且可以在修习道路上更上一层楼。在《掌中解脱》里,有列下八个依止善知识的利益。善知识原本印度语,叫作kalyana mitra。Mitra即朋友的意思。那么善知识就是善的朋友、好的朋友。在佛法中,善知识是一位导师,这是告诉我们善知识是一位良师,也是良友。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依止一位良师就会得到这八种的利益,即:
一、 近得佛位;
二、令诸佛欢喜;
三、魔与恶友不能加害;
四、一切烦恼恶行自然遮止;
五、地道诸德辗转增长;
六、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
七、不堕恶趣;
八、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

第一、近得佛位:如果我们切愿最终要成就佛道,就应依止一位善知识,而且要如法地依止,这样我们才能够快速地往向佛位,所以叫作得近佛位。

第二、令诸佛欢喜: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佛教的教育是强调平等,而其他宗教在这理念上是讲上帝,有主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到他的天国去,但绝不可能与他平起平坐;相反的,佛陀的教育理念就伟大了,他就是祈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佛,而怕的是我们成不了佛。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选定和亲近某位善知识,好好地向他学习,诸佛当然欢喜。

第三、魔与恶友不能加害:如果身旁有一位善知识的引导,我们就不怕被恶魔来干扰,同时也会自然地远离恶友或损友。《广大游戏经》中说:“具福之人满众愿,摧魔速获大菩提。”

第四、一切的烦恼与恶行自然遮止:善知识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我们引导和劝勉,所以依止善知识,也能自然而然地消除恶行。《华严经》说:“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第五、地道诸德辗转增长:意思是说,比如我们修习菩萨道,菩萨道修行层次共分为十地,就是从初地一直往上修到八地、九地、十地,乃至于最后圆成佛道,如果身边有善知识的引导,他就可以让我们的地道、诸德辗转增长。

第六、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意思就是说,不只是在我们这一生中有善知识来引导,在未来世中也都会遇到善知识来指引我们。

第七、不堕恶趣:不堕恶趣就可以拔免受极大的苦楚。《掌中解脱》里提及上师或善知识的打骂能消除我们的恶趣业,《地藏十轮经》中也有如此的记载:“为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世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得清净,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虽于无量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获学处所生者,然彼以一上午即能映蔽。”这一部份,我们将在下来的一堂课再作详细的说明。

第八、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这里所谓的「利益」,就是说明如果我们这一世中,能够止恶行善,修习下士道,就可以获得现前的利益,而不必堕三恶道受极大的痛苦。那么「究竟的利益」就是说明我们可以了脱生死,最终成就佛道。总而言之,如理依止善知识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根本。宗喀巴大师在《功德之基颂》说:“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

善知识应具德相
我们了解了善知识的重要和依止善知识有如此极大的利益之后,现在
我们应当认真的来探讨要如何去选择善知识或是老师。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经庄严论》里,就列出了善知识应具的德相。如果我们在这一生能够遇到一位十相全具的老师,我想这是我们过去世所修而累积的资粮,实在难得也不容易得到。所谓的十种德相,即是:
一、 戒;
二、定;
三、慧;
四、教量;
五、证量;
六、德增上;
七、善巧说;
八、具悲心;
九、具勤勇;
十、不怕厌烦。

第一、第二和第三是戒、定、慧。昨天,我们在介绍戒的时候,也有提到戒是基础,然而要修心,就要修定和修慧。如果我们正考虑某某人或法师是否可以做为我们的老师,那就先看他有没有具备戒、定、慧,这是十相里头,最重要的部分。

第四和第五是可以相提并论,就是教量和证量。教量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这位老师,他精通三藏,所以在教量或理论上都很资深。无论如何,这位老师不但要在理论上懂得多、学识好,同时也要有实证,在实践上有所成就,能够通达佛法的真实性,这是指证量。

第六、德增上。我们所依止的这位老师,他的功德一定要比学生的德行殊胜,或者用现代的理念,就是条件要比学生好,尤其是德行方面。

第七、善巧说。做老师,他要懂得用言语来把他所证的佛法,善巧的表达出来。无论如何,这不是每个修行很有成就的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第八、具悲心。这个非常重要,如果前面几项都已具备,可是缺少了悲心,他就无法度学生。因此,我们选择老师,就要选择一个具有悲心的老师。

第九和第十是具勤勇和不怕厌烦。其实对一般凡夫众生来说,想要引导他们来学习佛法实为甚难,我们也有一句话形容说,好比对牛弹琴似的。一位好的老师,他要来度我们,有时候难免会好像对牛弹琴,但他必须要有勤勇之心,尤其遇到我们这些慧根较钝的人。如果他存有不耐烦之心,也许教了三两天,就会放弃了。

有鉴于此,若是这一生中有缘碰上具满十相的善知识,我们就应该死心踏地的跟着他学习,因为这样的善知识实在难得,而且少之又少。即使在这一生中真的没有缘分找到具十相的善知识,只要一个老师具备了其中五项,也可以做我们的善知识。但是这个并不是十相里的任何五项,而是最重要的前三相,就是戒、定、慧三学,那么在教量和证量上,证量比教量来得重要,还有的是具悲心。如果能够遇到一位具备这五种条件的老师,那我们也要好好捉住,向他学习,要不然这只能叫你有眼不识泰山。再者,如果连以上的五相都没有,而此人具有德增(功大于过) ,还有他重后世和重佛法,他也可以做为我们的好老师。

我想,我们应当明白,这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召,我们能够碰到一位好老师,也算是我们在学佛道上,已经有一些的资粮,才有机会碰到这样的善知识。佛教里也有一个理念,就是当一位学生已作好准备或是已具备了应具的条件,老师就自然会出现。提及重后世,就如昨日我们所说,生命是无限的相续,所以一个老师,如果他只是短视或只看这一世,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理想的老师。什么叫做短视,只看今世呢?如果他对名闻利养看得很重,那我们就要特别小心,因为他重视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学生的成就。还有的是,一位老师也应以佛法为重,就是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依据佛法,应当如法的奉行,这是非常的难得。一般上,我们学佛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懂得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却是很少。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这个人很坏,我要怎么样来报复,那个时候我们往往都会把佛法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一个老师,教我们以自己为重,而不是以佛法为重,这就要很小心,他也不是一个好的老师。

因此,我们选择老师或善知识必须非常谨慎,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因为很多人在他们选择老师的时候,不是用善知识的德相(十相、五相或三相)来帮助他选择,而是用感情用事,甚至有人会选择要去亲近这位法师,是因为这个法师很会唱歌。还有更冤枉的,尤其是女众看到某位法师长得好帅,就去跟他,这麻烦就大了。如果我们选善知识, 在一开始就选错了,跟错老师,尤其是现今邪教泛滥的时代,万一我们跟的是一位邪师,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我们选择一位老师,要很小心地观察。
在《掌中解脱》里,帕绷喀仁波切甚至告诉我们,可以用十年的时间,来观察一个人然后才来决择他是否适合做我们的善知识。一旦我们已选定他为我们的老师,对他的教诲就要有绝对的信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应以自己的主观,而且要遵从善知识的教诲,如果不听从善知识的指示,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所谓善知识我们也称他为过来人,他已经走过这条路,现在我们与他有缘,他的责任就是教导我们如何走这条路,但我们遍遍不依循他的教诲,不跟他走,却要去转弯抹角走冤枉路,那么这位老师对我们来说又何用呢?所以我们不只是要亲近而且要依止善知识。然而整个道业的成就,善知识的引导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以善知识应具的十相来选择一位引导我们走上佛道的好老师。

弟子根本条件
无论如何,为人学生的也应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是广东话(粤语) 说“要识做” 。我们应如何做一个好弟子或好学生呢?如果弟子具备了这四种的德相,修法就一定能成功:
一、正直住;
二、具智能;
三、强大希求;
四、恭敬。

我们当学生应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正直住,即是我们刚才所提及的老师的教诲,我们要懂得好好的吸收,引用老师的指导来取代我们的主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空间,这是在智慧那一部分谈。前面我们讲的是「信」的部分,但是佛教不只是讲信,而且也讲「智」,所以我们也可以加以思考和判断老师的所言及举止,而不是盲从的跟随。无论如何,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很小心。在此,随顺加以补充,帕绷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脱》里,有这么说明的:“对自宗不贪著、对他派不嗔恚,不堕党执、住于公正。”这一部分在最后一天,我们会再详细的解说。
第二、就是具智能。我们为人弟子的也要具智慧,就是具有分别善恶的智慧。有时候我们用黑白来形容善恶,所以一些长辈,听到年轻人讲了一些不中听的话,他就会说这些都是“黑白讲”,黑的讲成白,白的讲成黑,善恶都不懂得区别。
第三、有强大的希求心。我们就比喻为,在很饿或者是很饥渴的时候,一杯水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会感觉到非常的好;相反的,如果我们已经吃得很饱了,再好的食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想要。因此,学习佛法要如寒饿饥渴的心,生起强大的希求心,即是我们做弟子的根本条件。要不然老师给我们再好的教法,也无法得到,更不懂得它的珍贵和难得,这实为可惜,正如俗语所说:“进入宝山空手而归。”
第四、恭敬;就是对法和对老师,要生起大恭敬之心。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有这么说过:“有一分的虔诚恭敬,就有一分的功德;有十分虔诚恭敬,就有十分的功德。”心若无虔诚,即使是念了很多的佛,也没有功德,所以对法和对老师的信心生起恭敬之心是非常的重要。

意乐、加行依止法
以上我们已探讨善知识应具的十种德相及身为弟子或学生应有的条件,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探讨如何依止善知识,这可分作两个部分,即:
一、意乐依止法;
二、加行依止法。

意乐依止法
意乐依止,我们亦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是根本的修信;其二、是念恩生敬。

在《掌中解脱》里,所谈及的根本修信,是要我们观师为佛,就是把老师当成佛一样看待。大家听了一定会觉得很奇怪,怎么能把老师当做佛!这里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是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典故,也许有些人已听过。苏东坡是个大学士,学问很好,时常到禅师那里谈佛法,但是每次与佛印禅师辩论都是辩输。有一天,他又到禅师那里,俩人就对面静坐,过了一会儿,苏东坡就问禅师,他说:“师父啊,师父,你看我像什么?” 禅师睁开眼睛看了便说:“哎呀,大学士,你像一尊佛啊!” 哇,苏东坡听了心里就飘飘然,高兴得不得了,因为禅师说他像一尊佛。过后禅师就故意问他:“大学士啊,大学士,那你也看一看我呀,像个什么?” 当时苏东坡心里马上就起了一个念头:唉呀,机会来了,抬头看一看禅师就说:“你像一堆的牛粪!” 哇,禅师说他像一尊佛,他却说禅师像一堆牛粪,心中满是高兴。那一天回家的时候还告诉每一个人:“我赢了!我终於赢了!” 。苏东坡有一位妹妹叫做苏小妹,智慧很高 ,看到他的哥哥如此的高兴和得意忘形,到处跟人家讲他已赢了,就问他:“你到底赢了什么?” 苏东坡毫不犹豫的向苏小妹直言:“今天禅师说我像一尊佛,我说他像一堆牛粪!” 苏小妹听了差点晕倒,告诉他说:“哎哟,你输得好惨呀,人家禅师心里有佛,就看你像一尊佛,你的心里却藏了一堆的牛粪,所以看他像一堆牛粪,你还敢到处向别人张扬!” 其实,老师他并不是需要我们把他当做佛,假如我们把他当成牛粪来看待,那所得到的就是一堆牛粪;若是我们把老师当做佛一样的敬仰,他的所言就等于佛当时所传授的法一样。

我们有些人没有慧眼,所以自所见相无法决定。有时候一个事物,我们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错误。比如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老师好像有过失,但是不是真正的过失我们并无法决定。这里有个相当著名的典故,讲一讲,与大家共鸣。

故事是这样的:中国的禅宗第五代祖师宏忍大师,他是湖北人,身世相当奇异。传说有个叫栽松道者,修行有年,在八十岁的时候,就向四祖求法。当四祖看到他已年迈,便说他太老了,不行啊,但是四祖最后向他说:“我可以等你呀!” 这位老修行真的听了就礼别四祖而去, 走到一条河边见到一个少女在洗衣服就向前请求要到她的府上去借宿。当然这位少女不敢做主,但是这位道者回山当日就坐化了。那一天开始,一件很奇怪的事就发生了,这位少女就无缘无故的怀孕了。家中父母以为女儿已做出不可告人的丑事,败坏门风,就把她赶出家门。这少女是非常的无辜,十月怀胎后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且抱怨自己做了什么坏事,今生这么不幸,都是这个小孩带来的。所以一气,就狼着心肠把这个小孩丢进一条急流的河里,不料,这小孩不但没被急流的河水冲死,反而逆流而上飘到她站着的地方。这位少女看了,觉得很奇怪,当然做妈妈的内心都存有一颗天生的母爱,就从河里把孩子抱起来,再也不忍心弄死他了。日后她也决定把自己所生的孩子留下来抚养长大,所以到处乞食为生。过了三年,有一天他们母子俩无意中走到了祖师的道场,看到寺庙里清净凉爽,就到里面去休息。妈妈在一旁休息,这小孩竟然在大殿里方便,同时还登上大和尚的宝座,像是老生入定样子似的。

这种情形如果让住持和尚看见了会不高兴,怎么这个小孩不知好歹!就在那个时候四祖走了出来,孩子一见到四祖马上就说:“我是要来出家跟随师父学佛的。” 四祖听了很和蔼的跟他笑着说:“可以倒是可以啦﹐可惜你的年紀太小了。” 哇,这小孩听了四祖这么一说,就抗议道:“我老的时候来向你求教,你就嫌我老,现在我小的时候,你又嫌我太小。” 啊,四祖听了这一段话马上就回想到几年前,有位载松道者的事情,知道他是转世来的,所以就答应让他出家,也可让他的母亲不用带着孩子,受他的拖累。这孩子长大后有很大的成就,四祖把衣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五祖。在他接任了方丈之后,因妈妈的年纪也老了,所以便找到他处相依终年。那么为人孩子的,就必须要有一份孝心来奉侍母亲。母亲已为他吃尽了多少个苦头,於是五祖不愿再让她那不明不白的身世承受不尽的一切耻辱,痛苦一生。他也同样的规定母亲出坡念佛,不然就不收留她。那母亲没有办法也只好留在寺内做苦工和念佛。五祖也不因为是他的母亲,就特别照顾和侍候她,只把她当做一般的住众侍待。经过了几年以后,他的母亲预知时至,在临命终时就作了一首偈:“喊一声,应一声,声声唤醒本来人,大地山河无寸土,万里晴天无片云。” 说完就气绝往生了,多么可怜。寺里的人就赶紧向五祖通报,奇怪的是他的妈妈已经舍寿,但他一点也没有表示哀悼,也不为母亲做身后的哀容,只是简单的用草席裹身,拖过十八重门,而焚化。五祖这违反伦常的行为引起了全寺住众的不满,而且很气愤,以为他们跟错了善知识,就纷纷卷衣单,要离他而去,不再依止他了。可是,就在他们很愤怒要离开的时候,五祖的生母突然间以庄严相,现身在空中,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诸师不必退道心,吾儿为我了前因,三世罪业从此了,菩提依就现全身。” 大众亲闻此事后才恍然了解了五祖救度他妈妈的一番苦心。所以从这儿,让我们看到就连他最接近的弟子们都会看错,更误解了五祖的真正所要带出的意思。这个故事所要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告诉我们自所见相无法决定,尤其是我们凡夫,难有慧眼来辨别圣人的修行。

第二种意乐依止法是念恩生敬。老师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我们对老师更要生起巨大的恭敬心。老师的恩,在《掌中解脱》里形容道:“师恩胜佛” 。这话也是很多人所不能够接受的,怎么可以说老师的恩胜过佛的恩?那岂不是忘本吗?其实它真正的含意即是,如果不是因为老师,或是有缘碰到这位善知识,我们又怎么能够接触到三宝呢?所以在藏传的佛教里,他们念的皈依文里,不只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前面还多一句皈依上师,即是Namo Gurube、Namo Buddhaya、Namo Dharmaya 、Namo Sanghaya。说到此,又有一些人不明白了,怎么可以变成四皈依呢?怎么又可以把上师排在佛之前呢?就好像刚才我们已说了,它的真正意思就是我们能够认识三宝,全靠老师来告诉我们,没有老师,我们也不会皈依三宝,是取这个意思。

加行依止法
我们对老师的恩要如何来报答呢?在《经庄严论》里这样告诉我们:“当由财利及承事、并修行门依知识。”对于老师的供养不只是要修善根,还有就是对于老师的照顾,而且更要依教奉行,好好修学,就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我无财可奉献,然以修行报师恩。” 这个对老师来讲是最重要,老师并不重视或是不需要我们的财物供养,或者要我们对他的那种承事和照顾。他最高兴的是,我们得到他的法益。因此,我们要如教修行供养,这样就是真正报答师恩了。

待会儿我们大回向之后,今天一天就结束了,又过了一天,生命就只剩下几天,大家心里有数呀!今天有法师来向我回应,说整体上戒子们都有了进步,恭喜你们,但是这还不够,要念到一心不乱,就是求一个一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