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正确理念 (唯悟法师开示)

-A A +A

2004 年精进佛七(短期出家)【佛法开示】:

〈出家的正确理念〉(唯悟法师开示)

【目录】:

1) 僧伽的意义

2) 出家的动机

3) 皈依三宝

4) 受持五戒

5) 出家的功德

6) 依止善知识

7) 六和合的僧团

8) 出家的资粮

〈出家的正确理念〉

前天继证法师建议跟大家讲一些有关出家的课题,我们决定把晚上开示的时间, 增加半个小时。昨天,我们已把经文介绍完了,也跟大家说过〈出家的理念〉:首先要建立在‘皈依三宝’,还要‘受持五戒’,再进一步‘受持八戒’,乃至‘十戒’----- 也就是‘沙弥、沙弥尼戒’。接下来,我们也会简略地介绍‘出家的具足戒’---- --就是‘比丘、比丘尼戒’。

1) 僧伽的意义

今天,我们还会继续探讨两个课题,首先就是‘僧伽本来的意义’。僧伽,印度语称之为sangha,是‘众’的意思。有时候,单单一位出家人我们也称他为僧。 严格说,一个出家人我们不能称他为僧,因为僧不是指一个人。我们常常强调“′僧团”‘团’字带有‘众’的意思。出家的生活是一种大众的生活,僧团就是要有大众共住的精神。 我还未出家前,认识一位慈祥的长老,他是斯里兰卡佛教大学的第一任副校长---阿努汝达长老。他老人家对我们这些已经发心要出家的后辈,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叮咛,就是: 「你选择出家,你就要把自己当成僧团的一分子。你必须要有护持僧团的精神,最高的要求就是----你已经不存在了。你所作的一切就不能像未出家之前,都是以自己的立场来做事,以我为中心去做抉择。你出了家后,要把‘僧团’摆在第一位, 凡事都要站在‘僧团’的立场,为‘僧团’的利益去做抉择。」 阿努汝达长老的这番话,对于我们这些发心出家的后辈,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出家是出烦恼之家的理念。我们之所以在六道里面轮转,是由六根本烦恼支配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最大的致命伤就是‘我执’。 如果‘我执’不除的话,那是不可能断烦恼了生死的。如果我们能够像长老所说的, 出了家以后,能够做到‘无我’, 那这样的出家就受用无穷。反之,出了家还是依然故我 ,还是以为整个世界的人都是为我而活,那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我’执还是那么严重,不客气的说一句,像这种人最好不要出家。出家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如果出家只是外表或形式上现一个出家相,你还是延续着以往的习气,那你最好不要选择出家。这是长老设下的一个很高的要求。我出家后,这一项高要求对我而言是非常受用的。

2)出家的动机

接下来,我们来谈出家的动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儿,要特别补充的是,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做‘无我’。 如果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求了生死,还想在这世间上,那就是可以有‘我’。 若我们想要向佛陀学习离苦得乐,就要慢慢地去除我执,最终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是出世间法,每个人却未必都具足这种因缘条件来修这个出世间的法门。就说修‘念佛’法门吧 ,当我们念得一心不乱时,还有‘我’吗?那时已经没有‘我’了, 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念佛’法门,让我们懂得去培养‘三资粮’(信、愿、行),它是一个出世间的法门。 提及出家的动机,我翻了你们的参加表格,读了你们要来参加佛七和短期出家的目的,发觉大部分的人的动机都是为‘我’而来的,一些是为了还愿而来。 我 曾经遇过的一些人是奉算命先生的命来的。算命先生告诉他:如果要把生意做得更好,就要去参加短期出家。我想在我们之间,应该是不会有这种心态的戒子吧! 在这里,也顺便跟大家提一提,佛教里所讲的‘发愿’和世俗人所讲的‘许愿’是不同的。一般民间信仰的‘许愿’是对一些神明有所求,如果所求的愿实现,就会去还愿。换句话说,这种‘求’是附带条件的。只要我们听说某某神明很灵应,我们就会去‘许愿’。一般上,这个‘愿’的宗教情操是比较低层次的。
我们也不是完全贬低这种信仰的方式,只是我们既然学佛了,就应依教奉行。佛教 经典里所讲的‘愿’,它的精神不在于为自己,而是为了众生,这是菩萨的愿,就让我们来看〈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它的‘愿’是多么宽宏、伟大。我们是三宝弟子,就是慢慢地学习,做到「有愿无求」。 真正学佛的人,明白了在六道里,三恶道是非常辛苦的,那我们就要确保不堕恶趣,也确保要生善道。这样的‘发愿’,动机虽比前一种好,但是这是还有‘我’的存在,因为生善道在佛教来讲,还是属于世间法。这也包括了其他宗教的天堂和一个万能的神的教法。这种宗教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在由上帝主宰一切的天国。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还是属于六道,最高层次的天神们还是有烦恼,还是有贪嗔痴。 据这些宗教的经典里面所形容的神或者是上帝,他的嗔心相当重,如果我们触犯上帝,他会重重的惩罚我们,这就是还有贪嗔痴的众生的表现。一般人对佛和神的定义还是很模糊。这儿给各位讲解,希望你们能更正确地去分辨佛和神。神还有贪嗔痴;阿罗汉、独觉、菩萨和佛,这些圣人已经没有贪嗔痴了,这是第一个层次。 有些人想要出家,是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在六道中還是要受苦的,不究竟的。 每个人乃至于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想离苦得乐。苦和乐的定义是什么?狭窄的说这个苦是指三恶道里的苦,许多人认为能够避免那种苦就很不错了,他们把生为天人形容是乐。如果我們深一層去思惟,天人也不一定快乐,天人也有苦的。天人的福报虽然比我们大,一旦福报享尽了,就会堕入其他的五道里。因此,天人的乐也不是究竟的快乐。 只有启发‵′出离心,发愿了生死,不要在六道里轮回,才能彻底的离苦得乐。 这点非常的重要,大家一定要清楚、要记得。其实,佛教教导我们,真正的乐是涅槃的乐。只有涅槃的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它已经真正的离苦了,也不再在六道里轮转。一个人有正确的出家理念,就能够去除‘我执’,进而真正达到‘无我’, 那我们就有办法了生死,出离六道,不再在六道里面轮转。 出家的另外一个更高层次的动机就是为了众生。在不同传统的佛教里,就有许多道行很高的大德,在世时积极从事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伟大工作。他们不忍心看到这么多众生在受苦,因此要修菩萨道,发菩提心,成就佛道后,要去度化众生。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我们所谓的‵′发菩提心。出家的动机如果是为众生,能够‘发菩提心’, 那才是最高层次的动机。

3) 皈依三宝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出家的理念。经文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情与无情都在说法,眾生在极乐世界里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出家首先必须归依三宝。三宝即 是佛、法、僧;受戒也一定要建立在受持三皈。这一趟,我们戒子中,竟然有人还没皈依三宝,就来打佛七。无论如何,你虽然懵懵懂懂地来了,希望你不要懵懵懂懂地回去,要不然就太可惜了。 在佛七的最后一天,我们将会进行传授三皈、五戒仪式,让那些还未皈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戒子报名皈依受戒。大家必须要明白佛、法、僧三宝,是世间最珍贵的,非金银珠宝可换取或相比的。‘佛’是代表我们学佛最终最高的目标,佛是宇宙间圣人中的圣人。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要我们同样成就佛果跟他平起平坐,这就是佛教的伟大。在其他宗教里,我们只能够到他的天国去,但不可能当上帝,把你度到天国來已经是恩寵你了。佛的果位比天還要高不知多少倍,更何况是上帝!佛不只要我们修成阿罗汉, 还要每个人都成佛,向他看齐。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成就佛道,要不然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多年的法,不是白说了吗?我们不是太对不起他老人家吗?皈依佛就是认清楚、立定了,同时设定了这是我们最终、最高的目标。佛像代表我们宇宙里最尊贵、最高的圣人、最高的果位。拜佛就是提醒我们这个就是我以后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是‘皈依佛’的意思。 有了目标,还得有方法,佛非常慈悲,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带领我们最终成就佛道的就是法。我们这一生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能够遇到了、 听到了,乃至修习这个「持名念佛」法门,真正有信、愿、行,这个叫作‘ 皈依法’。什么是‘僧宝’?僧本来是代表‘贤圣僧’(Arya Sangha),就是阿罗汉、 辟支佛和菩萨。所有十法界,六凡四圣,三类的圣人都是贤圣僧。我们要走向最高的佛道,须要一些‘过来人’引导我们。这些‘贤圣僧’走过了许多修道路,我们只要遵循他们的脚步,最终会到达最高的果位。僧就是我们修道的同伴。修这个持名念佛法门,它的殊“”胜我们已经说过了, 不退菩萨为伴侣 ,连这些大菩萨都是我们的伴侣、都是我们的朋友、都是我们的同学,这个叫作‘皈依僧’。 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不是自己一个人,我们有很多的同伴,就好像我们这次打佛七,有将近三百个同修,那共修的力量就非常的大了。

4) 受持五戒

僧有不同的层次。出家第一是皈依三宝;第二是受持五戒。你们可能会觉得惊讶 ,五戒不是在家人受持的吗?跟出家人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五戒是最根本的基础, 出家人也受五戒,只是和在家人的层次不同。举个例子,五戒的第三戒叫作‘不邪淫’ 。在家人受持的是‵′不邪淫, 而出家人受持的是不淫。不淫當然是超越不邪淫,不淫也包括不邪淫。出家人的戒律, 最根本而且最重要的也是这四条:杀、盗、淫、妄。只不过它的要求,比在家的五戒还要严峻。 其实,沙弥戒也是建立在五戒上。就好像我们读书,先上小学、接着上中学、 再上大学。不上小学可以吗?没有小学的基础,怎能上中学呢?在家与出家在戒律上唯一没有分别的是,我们都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就要好好地把基础建立起来,第一步就是要受五戒。我们的戒子当中, 有很多报名受持五戒。受持五戒是我们学做人的根本条件,没有了这个基础,其它的就免谈了。四众的弟子------‘僧’本来叫作SANGHA,音译是‘僧伽’,意思是‘大众’MAHASANGHA。‘众’里面有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最低的层次我们叫做‘大众’,就是所谓的四众弟子。四众就是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四众皆以五戒作为基础。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发心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为在家人设的出家法,是非常殊胜的。下一步就是沙弥或沙弥尼戒。出了家就要先受沙弥、沙弥尼十戒。四众弟子中的二众弟子,严格上是指比丘、比丘尼。如果是七众弟子就包括了沙弥、 沙弥尼,还有就是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是一段学习的过程,让出家人去体验出家的生活和大众的生活。从一个在家的生活方式,不是马上就可以适应的,所以就先受沙弥、沙弥尼戒。其实英语的翻译就很恰当,叫做NOVICE。NOVICE 是‘学徒’的意思。先当好学徒再受这个具足戒---比丘、比丘尼戒。有人说比丘戒有两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多条就被吓坏了。我们平时要好好受持五戒已经很不容易了,去受持这两三百条的戒,怎么可能?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那你就错了。 其实,这两三百余条的戒律不是完全属于‘戒’。出家的生活本来就是大众的生活,所以称之为僧团。就好像我们第一天所谈及的,我们来这里打佛七,也是一 种大众的生活,我们就要随众。在大众中生活,我们就要守规矩,才不会去干扰其他人。出家僧团,要严守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律’。这个‘律’跟‘戒’是不同的。它的精神是:在一个大家庭里,你要与人和合相处就是必须要守这些戒律。 有一些规律是关系到出家人的形象,也就是要有端正庄严的威仪。传统威仪就得追溯到印度人的风俗。比如说印度人是用手抓饭吃的。在佛教的戒律里面,怎么吃饭都有规矩,这个用手抓饭吃的规矩只是适合印度人的风俗。佛教传到了中国, 中国人是用筷子吃饭的;传到了西洋国家,西方人是用刀叉吃饭的。我们知道了它 的背景,就要灵活地应用去适应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 在这 方面我们的祖师们真的很有智慧,为了要适应中国人所能接受的僧团,就大胆地设下了一个丛林制度。丛林的清规,是适合中国社会而设的。他们也不说这是取代本来适合印度社会的戒律或VINAYA。这只不过是强调佛教已在中国本土化了, 这是非常伟大的。在佛教三大传承里,即使是南传佛教比较保守,他们当然不敢去更动这些律。藏传佛教很多都不跟了,只是他们不像中国祖师们这么光明正大把佛教本土化,设下丛林清规。讲这些只是让大家增加佛教常识。 要受比丘、比丘尼戒的要求比较严格。受比丘、比丘尼戒必须要满二十岁,原因是未满二十岁,思想还不够成熟。我们的国家也规定人民必须达到法定年龄,才可拥有投票权,要不然选出来的领袖,可能会弄得天下大乱。

5) 出家的功德

我们现在来谈谈出家的功德。《功德经》是一部讲述出家殊胜功德的经典。这部经是佛陀旨令阿难尊者去度化一位太子,为太子解说出家功德时所说的。出家的功德胜过布施等一切的功德。很多人都懂得布施,如果能出家把自己布施给大众,那种功德可就了不起了!出家在诸功德中为最上。这部经是这么记载的:有一位太子,在皇宫里享尽荣华富贵。佛慈悲得知他的寿命不长,就旨令阿难尊者为他讲出家的功德,并叫他出家一日一夜。这位太子就去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并证得辟支佛果。命终以后就升天,作了天人。他升天不只是一生,或者十生、百生,而是二十劫都不堕三恶趣! 单单出家一日一夜的功德就这么大,多么不可思议!我们参加佛七,受持八关斋戒、现出家相,其精神已超过这位太子了。 檀香寺在好几年前,第一次办短期出家,因为场地不敷应用,只得借用槟城佛学院为戒场。在斋戒会期间适巧一位藏传的法师到来做一堂的开示。他在提到出家功德时讲了一句:[只要我们能生起要出家的心,即使不成功,这功德已经很大了。] 当时戒会中有一位女众,发心来参加这一次的精进佛七,一个星期之后,我们才办短期出家,正授沙弥、沙弥尼戒。这位女众听了藏传法师的一席话,就来参加短期出家。她的头发也剃了,还听了几场有关沙弥戒开示。不幸,家人来报告, 她的儿子骑摩托车遇车祸逝世了。她就说:[没办法啊!头发都剃了,哪像你们有这样的福报!] 她的资粮还不像你们那样具足,只好回家去了。戒会结束后我们去探访她。她告诉我们有人批评她,就是因为她去出家,儿子才会遭遇不幸。她说她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心,不会受这些话影响。其实,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听说她和孩子的关系不是很融洽,这个孩子的下场令她很伤心、失望。父母和孩子的因缘如果是好的, 孩子就是来报恩的,反之就是来讨债。 这位戒子也许是因出家功德提早与孩子了结前世债 。这是真人真事,说出家的功德非常之大,这话怎么说呢?让我们从反面来看:我们出了家,如果所做的一切不如法,造了恶业,当然就要承受恶的果报。出家有四个根本戒即杀、盗、淫、 妄。你绝对不可去杀人;偷盗是指你偷超过一个价值标准的东西,比如属于僧团或寺院的东西。在家众若自取了一件小小的东西,不属于破这条根本戒!其实,出家与在家最大的分别是,出家众一定要严守不淫戒。出家人犯淫戒罪过非常大,因为你影响了整个僧团!如果再加上媒体的渲染,整个佛教就会被千夫所指了。还有根本戒里的妄语,指的并不是普通的妄语,而是大妄语!你还未证得阿罗汉圣果,却夸口说已证得了,这就是大妄语。现在的人根本就不怕因果,他把自己称为[无上师],换句话说,他证得的品位已跟佛一样圆满了!这类大妄语的罪过就大了!再要强调的一点是出了家而去破坏僧团,这个罪过也同样非常大。你如果没有把握守清净戒,做个优秀的出家弟子,最好不要选择出家。其实,不出家也同样可以学佛,做一个如法的在家佛弟子要比做一个不如法的出家人功德大。凡事都有正的一面和负的一面,我们自己应当懂得去分析。 受戒时和尚提及:[应得圆满、上品的戒体。] 戒体是指受戒后,依其所生, 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受在家戒后,如果我们有纳受很好的戒体,就不会犯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这叫做防非止恶。此外,我们有也应对戒法之信念生起奉持戒法的意志。若是意志很强,就表示我们有很好的戒体。所谓上品的戒体,就是我们受戒以发菩提心为动机,这不仅是止恶,而且更积极地行善,发愿广度有情。我们每天过堂吃饭时,先吃三口白饭。第一口念:[愿断一切恶];第二口念:[愿修一切善];第三口念:[誓度一切众];这就是菩萨精神。如果我们是以这种动机来受戒,那就可得上品的戒体。

6)依止善知识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亲近善知识和出家要准备的资粮。我们如果发心要出家, 能够依止一位好的老师和预先作好准备,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的佛七,我们是依《菩提道次第论》的纲领,讲述修学佛法的次第,接着再介绍念佛法门。我们已把它编辑成书,戒期圆满结束时,会分给每人一本,与大家结缘。希望大家拿回去好好阅读、思维。 我们是[学佛]的人,如果也同时发心出家,那么善知识的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位善知识,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引导我们成为优秀的出家人。 在《菩提道次第论》里,宗喀巴大师告诉我们善知识应具的德相,并教导我们如何去找一位好老师。一般人都会比较感情用事,觉得跟这位老师很投缘,一见到他,心里很高兴,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拜他做老师。这种方式,如果是有智能的,还勉强可以接受;如果是以感情,而不是以理智去作选择,就不是好事!能依循经论的教诲,参考佛与祖师大德们的教导去选择善知识是最好的方法。 这部论里,说明了善知识应具的十种德相,即: 一、戒;二、定 ;三、慧;四、教量;五、证量;六、德增上;七、善巧说;八、具悲心; 九、具勤勇;十、不怕厌烦。排在最前面的三项是戒、定、慧。这是每一位好老师,都应具备的三无漏学。修学佛法的基础,是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修定和修慧其实是修我们的心。因此选择老师,戒、定、慧是三大先决条件。我们找善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他能够引导我们彻底的离苦得乐。第四和第五是教量和证量。教量就是这位老师的学问有多渊博。如果老师精通三藏,教导我们时就会引经据典,而不是空口说白话。证量是指这位老师不但在理论上懂得很多,同时也在实践上有所成就,才能圆满通达佛陀的教理。第六、德增上;我们依止的这位善知识或老师,他本身的功德与德行一定要超越学生。简单地说,他的条件一定要比学生好。第七、善巧说;老师要懂得以善巧的方式,表达佛法的真实内涵,让我们容易明白。第八、具悲心;如果一位老师没有具足慈悲心,他就不会来度化我们。我们戒子当中,有很多是当老师的。现在的学生都很难教,如果不具悲心,他就不会发心教导学生,第九和第十,是具勤勇和不怕厌烦。那些当老师的对这两项,应该会有很深的体会。碰上学习迟钝的学生,你讲解了很多次他还是没听懂,感觉就像[对牛弹琴]。如果这位老师不是具备勤勇和不怕厌烦的话,他就会认为[孺子不可教]而放弃了!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要想找一位都具足者十种德相的老师,确实不容易。不过,我们本身也应检讨自己是否已具备了当学生的条件。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已累积足够的资粮,让我们有幸遇到一个具足十种德相的老师。倘若遇到了,这就表 示我们善根、资粮都具足了。如果遇不到,只好降低要求,找个具足五种德相的老师也可。这里必须特别强调,这五项必须包括前面的三相,即戒、定、慧。在教量和证量中,证量比较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择依止一位有实证的老师。这位老师必须要有悲心。如果我们能找得到具足这五相的老师,那我们的资粮也很足够了,就应该好好地跟这位老师学习。如果连二等条件的老师也找不到,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所累积的资粮实在太有限了! 既然如此,就再退一步选具足三相德相的吧!第一、是德增;就是老师的条件一定要比学生好。第二、是重后世;就是这位老师不能是[近视眼]。所谓的[近视眼] 就是重视这一期的生命,或只重视这一期生命,或只是重视眼前。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相续的,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如果只是用这一生的时间来看,那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这位老师是为名为利,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成就,那他就是只看眼前。相反的,如果是重后世的,不只是我们这一世要看得很远,而且是要看到未来无限生命的延续。重后世,他就会耐心地教导我们,给我们更多的鼓励。这一世如果未能成就,他会告诉我们,还有下一世,只要我们现在不断地累积资粮。在整个学佛的道路上,一直不断的增上。第三,这位老师必须以佛法为重。 当我们面对着必须要做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以世间法为标准来选择。就让我举个例 子:中国人很相信命运,生了个孩子就会拿他的八字去算。如果发现孩子的八字不好,就会把他送到寺院去让他出家!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自己不要的东西都往寺院里送。一个正信的佛弟子是不应该有这种做法的。现在你是重佛法,想真正护持佛法,那你就成就最好的孩子出家。只可惜,几乎没有人肯这么做。反而会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行,不会赚大钱,也不会读书,把他送去出家是最好的出路。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佛教想继续发扬、兴盛,那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一点,请大家深思、省思吧!一位好老师或善知识,如果你要他从世间法和佛法任选其一,他定会抉择佛法。如果这位老师已具备了以上的三个条件,他就可以成为你的老师。能够找到具足三相的老师,你应该感到安慰,你还不会太差!如能慢慢地增上,还是会有机缘和足够的资粮碰上一位具足五德相的老师。甚至可能在未来世中,就会碰上一 位具足十种德相的老师。要记得:生命是无限相续的,要不断地累积资粮,直到成佛为止。

7)六和合的僧团

僧团的中心精神在于六和合。一、见和同解 二、戒和同修 三、身和同住 四、口和无诤 五、意和同悦 六、利和同均。在一个僧团里,大家都必须和好,和睦共处。僧团之间如果互相毁谤,发生口角,而让其他僧团的成员都为此而烦恼,我们就会必须承担极重的业果。这就关系到我们的身业、口业和意业。因此要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以及意和同悦。男众出家人是受比丘戒,女众出家人就受比丘尼戒。大家受的是同样的戒律,只要每个人都守护好戒律,出家的僧团就能够做到戒和同修了。见和同解也非常重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共识,大家朝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去做。出家僧团的目标就是要了脱生死轮回,离一切苦得涅槃乐,还有一个更重大的责任就是要弘法利生。最后利和同均。以前的僧团生活很简单,也能坚守戒律。出家人就是三衣一钵,他们只蓄所需要的东西。南传寺院里的僧众每天都出外托钵。若信徒供养得多,那一天就吃得比较丰富。这里要强调的是,托钵所得是大众平等享用,称为利和同均。 在一个僧团里,不应该出现个人所拥有的比其他的人多,这是我们一直期盼的。僧团就是大众的生活,若是你发现自己是个爱独断独行的人,那就必须先学习对治这种心态和个性之后,才考虑出家,要不然不只是自己生烦恼,也令其他人起烦恼。

8)出家的资粮

出家的资粮,所要谈及的范围也很广。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要出家,就必须具足出家的条件。佛教所谓的资粮就是指福慧的资粮。这在之前也谈了很多,出家必须有正确的动机,而不是出了家以后,继续的滋长我执。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佛法和戒法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无法很好的掌握戒律,受了戒依然不明白,那你就无法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我们对佛法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一般人未学佛也没有皈依三宝之前,会迷信外道。出家修行,第一要做到转迷信为正信。其次,就是要依止一位好的师父或者善知识。如果我们还找不到好的师父,就表示我们的资粮、条件还未具足。我们必须认同一个理念,就是说当我们的条件具足了,师父或是善知识就自然会出现。如果因缘还未成熟,就必须加把劲, 继续努力累积资粮,圆满这个条件。 接下来,我们必须去除一切的障碍。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忏悔的法门的重要性。 从无始以来,我们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 如果不懂得忏除,它就会变成一种障碍。忏悔能帮助我们净除罪障。很多人出家会面对无法适应出家的生活,因为它跟在家人的生活是全然不同的。我们自己要预先做好准备,出了家就要慢慢与本来的俗家保持一段距离。要不然出了家,家人及家事成了我们的障碍,那是不行的。还有我们的职业或是工作, 在出家之前就必须作妥善的安排,千万不可带着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来出家。这样做会让人闲言闲语而影响整个僧团的声誉。尤其是年轻人,我时常提醒他们不要急着出家。尽管你学佛非常精进,也发心要出家;但一定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或者应负的责任完成后,并征得父母亲的认可后才来出家也不迟。一些父母亲因为不认识三宝,也不知道佛教是什么,只知道孩子学佛后就去出家;这样做很可能令到父母去诽谤三宝。本来出家时要救度双亲,反倒让他们去造罪,也损了佛教僧团的尊严,这一点大家不可不防。有些人没有出家的因缘,却又很想出家,当然无法如愿。我倒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对三宝很有信心,那就祈求三宝加被让你如愿以偿。佛弟子一定要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心,三宝的力量很不可思议,它能够帮助我们解除一切我们能力上所不能克服的障碍。若是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时,可以祈求三宝,或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庇护。只要我们所求的是正当的,是对大众及一切众生有利益的,菩萨肯定会有求必应。如果你是在三宝的庇护下出家,不但自己受益,还可惠及他人。一般人, 包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当他求不到的时候,就会转移目标,向一般民间信仰的神明祈求了。这是愚痴的行为,也显示他对三宝的信心,还是不够坚定。我们往往没有智慧去辨别对与错,什么事是该做,什么事是不该做的,于是就迷迷糊糊地去求。如果求不得,我们应当感谢菩萨,是菩萨的慈悲。倘若给你得到了,但并没有为你带来任何的益处,不是害了你吗?就像一位母亲永远是不会允许孩子去吸白粉,孩子也永远求不到。妈妈不给他并不是不慈悲,因为给了他,便是害他一辈子!因此,想要出家,却遇到重重障碍,又发现自己无能力解决的时候,可以尝试以至诚恭敬的心祈求三宝。 建立一个健全的僧团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世间没有了一个健全的僧团,那佛教的前途堪虞!佛在世的时候,魔王时常挑战佛陀,但每一次辩论,魔王都是佛陀的手下败将。由于佛各方面都比魔王强,魔王使出种种威胁着数,都被佛一一降伏 。魔王在无计可施之下,对佛这么说:[在你入灭以后,我将会混进你的僧团里去破坏佛法!]当时,释迦牟尼佛听后,不禁流下眼泪来,感到万般无奈!我们千万不要成为魔王的魔子魔孙,做出对不起僧团、对不起佛教的事。师父也希望你们能够把你们最优秀的孩子送来出家,那佛教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一个健全的僧团需要有:[不为我,而是处处为众生,为僧团] 这种理念的出家人。这不只是在喊口号,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实践。我们在一个寺院出家,依止一位师父,就要时时保护这个僧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为僧团着想,而不是延续着未出家前的小姐、少爷脾气,给僧团增添烦恼,破坏僧团的六合敬!我们这次的戒会,需要多位法师,因檀香寺只有几位常住法师,于是,其他僧团的法师就到来一起成就这个戒会。大家互相护持、互相成就,是一种宽宏的僧团精神。我们这一群法师都是广大僧团的一分子。佛教需要的就是这种能保护个别僧团扩大至保护其它僧团的无私的伟大精神。如果我们修学的是北传(也称汉传)的佛教,那我们就必须好好维护汉传佛教的僧团,让它能够继续稳健地发展。不仅如此,还要把心量扩大,去维护各不同传承佛教的僧团。佛家有句话说:[天下最大的家,就是如来之家],我们既是一家人,互相维护乃是本分事儿!随着时代的变迁,讲求的是本土化、全球化及现代化。前几天,我们曾提及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为了把佛教本土化,作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同样的,在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我们所设的僧团也要适合我们国土的背景,即是适合多元文化的背景。如果我们要把弘扬佛教的工作推得更广,比如把佛教带到欧美国家去,就必须照那里的风俗与文化背景而作出改变,这就叫作本土化。 我们应让欧美的佛教也本土化。如果我们还是坚持把东方人的一套方法带过去是不行的。我们现在身上穿的这一件海青是中国人的服装,外披一件袈裟,跟原始印度出家人所穿的袈裟是不同的。这里特别澄清一点,这是因时代的变迁而作出改变, 原始的精神还是应该保存,这一点很重要。这里也顺便跟大家提及两个比较敏感的课题。第一、是关系到女众出家的问题。在南传佛教里是不承认有沙弥尼戒的;而在藏传佛教里,虽有传授沙弥尼戒,但从来没有听过传授比丘尼戒。在这个时代,如果要把佛法弘扬到世界各地去, 我们不能忽略占全球人口一半的女众。佛陀再三考虑后,终于答应阿难陀的请求,成立比丘尼僧团。那是一种革命,在当时所制下来的戒律,可能已不适合在 这个时代实行了。男众不要永远抱着大男人主义而排斥女众,女众本身也不必因此而退缩,不应认为生为女人,罪障深重,而失去自信心。佛教原本就是主张男女平等的! 第二、是牵涉到西方社会里的在家与出家两众。我曾在纽西兰住了约七年,我能真正深入探讨佛法因缘也是从那儿开始。西方国家的佛教并不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信仰,他们的在家和出家人的身份,并没有太明显的分别。换句话说他们不太注重以什么身份来修行。很多在家人对三宝的正信及对佛教的信仰并不比出家人逊色。在弘扬佛法的工作上,他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当然在西方国家里,也有非常优秀的出家人,我们更是赞叹他们。能够在先进的欧美国家里出家,确实不是一 桩容易的事情。我们马来西亚若有人发心出家,是会受到在家众的供养。马来西亚的大众也挺会修布施功德,在西方社会里就不是这样了。西方人根本就不懂得布施、 供养出家人。我们应该随喜赞叹那些能够在这样的国家里发心出家的人。在我们东方的社会里,也不须太过于强调在家人与出家人要有同等的地位。 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它的好处的。如果我们真正要为佛教作出奉献,那么现出家相去度化他人的功德,是远远超过一位优秀的在家局士的。因此, 我们 应当鼓励更多、更优秀的人来出家。若是因缘还未成熟,身不能出家,至少心要先出家。佛教并不只是论这一生而已,它强调的是;生命是无限相续的。我们在 这一生中能出家修行,是因为过去世种下的善因,所累积的资粮。如果这一世无法出家,那就开始累积资粮,可能下一世,或者多生多世后,因缘成熟了就一定能够 出家。有句话说:[在家容易出家难!]。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向往出家,但出家难啊!如果没有出家修行的资粮和因缘,我们也只能够[想]。出家不是走出俗家而是要走出[烦恼之家] 。别以为出了家,就得以了生死,没那么容易的啊!因此才有[出家容易出世难!] 之说。那好,现在我们精进修行,真的已了脱生死轮回了,可是又感到:[出世容易入世难]。为自己生死解脱容易,如果要做到像菩萨那种广度众生的精神,是为甚难啊!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次第,说出来与大众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