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头疼的妙招

-A A +A

来源:网络

头痛这一症状,在许多疾病,如感冒、神经官能症、颅内疾病、感染性疾病等中可以见到。比较常见的头痛有血管性头痛、颅内高血压性或低血压性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及眼、耳、鼻、旁窦、牙齿引起的头痛。中医常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厉风、寒、湿、热、火、气虚、血虚、肝阳上亢、肾虚、痰、淤血等。

1.风邪头痛
表现为头痛遇风即加重,痛多走窜,怕风,脉浮缓,苔白,舌质淡红。治宜祛风和络,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防风IO g,荆芥穗IO g,川芎10~12 g,甘草3g,水煎服。
(2)白芷15 g,川芎10~12 g,甘草3g,水煎服。

2.风寒头痛
表现为头痛怕风寒,遇寒头痛加重,鼻塞流清涕,苔白滑,舌质淡红,脉紧。治宜祛风散寒止痛,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白芷10 g,防风IO g,麻黄6g,细辛3g,甘草3g,水煎服。
(2)羌活lO g:g,白专10—12 P.细辛3 g,甘草3g,水煎服。

3.风热头痛
表现为头痛头晕,发热怕风,咽干且痛,苔白,舌尖红,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桑菊感冒片(成药),每次6片,1日2次,温开水送下。
(2)蔓荆子10 gg,白越Og,川芎IO g,牛石膏30 g,甘草3g,水煎服,1日l剂。

以上外感头痛如果兼有湿邪,伴头重如裹,遇阴雨天痛重,苔腻者,可加苍术、羌活各10 g。

4.淤血头痛
由于头痛日久不愈,气滞血淤或因外伤头部而引起,表现为痛位固定,痛如针刺,舌有淤斑。治宜活血通络,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三七粉,每次3~5 g,l日2次,温开水服下。
(2)川芎15 g,白芍15 g,白芷12 g,甘草3g,水煎服。

5.肝火头痛
表现为头痛剧烈,甚则头痛如裂,面红,口苦,心烦易怒,口渴便干,尿色黄,苔黄,舌质红,脉弦。治宜清泻肝火,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龙胆泻肝丸合清丸(成药),每次各lO g,1日2次,温开水服下。
(2)夏枯草10 g,草决明10 g,大黄lo g,蔓荆子lO g,车前子15 g,甘草3g,水煎服。

6.肝阳上亢头痛
表现为头胀、头晕,遇怒则痛重,心烦易怒,口干或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脉弦。治宜平肝止痛,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l)生石决明24 g(先煎),炙龟板30 g(先煎),钩藤20 g(后下).天底10巨,牛膝15 g,水煎服。
(2)生石决明24~30 g(先煎),龙胆草lOg,白芷10 9 g,玄参15 g,水煎服。 ,

7.气虚头痛
表现为头痛隐隐,头晕眼花,站立久或劳累时头痛发作或加重,气短懒言,乏力,苔白,舌质淡脉虚。治宜补气升清止痛,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补中益气丸(成药),每次IO g,1日2-3次,温开水服下。
2)黄芪15 g,升麻3g,白术10 g,三,天麻10 g,白芷lO g,水煎服。

8.血虚头痛
表现为头隐痛或掣痛,面色无华,心悸,目花,舌质淡嫩,脉细。治宜养血止痛,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15 g,蔓荆子lo g,细辛3g,甘草5g,水煎服。
(2)首乌15 g,鸡血藤15 g,白芷6g,水煎服。

9.肾虚头痛
表现为头隐痛,或后关痛,房事后加重,健忘,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女子月经不调或带下,尺脉沉细。治宜补肾健脑,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杞菊地黄丸(成药),每次10 g,1日2-3次,温开水服下。
(2)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山萸肉10 g,首乌15 g,天麻10 g,水煎服,1日1剂。

10.痰浊头痛
表现为头痛头重,眩晕,恶心欲吐,呕吐痰涎,胸脘部懑闷,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降浊,可。下列方中选用。
(l)法半夏IO g,白芥子IO g,白芷10 g,陈皮12 g,水煎服。
(2)姜半夏10~15 g,白芷10 g,生姜3片,陈皮12 g,水煎服。

11.偏头痛
表现为头痛疾患。偏头痛是原发性周期发作性血管性头痛,诱发因素有情绪、气候变化、食物、睡眠及月经期,过于劳累也易诱发。中医认为,偏头痛的病因与风邪、痰浊、肝气郁滞、淤血、肝肾虚、气血虚有关。散偏汤方:白芍15~20 g,川芎15~30 g,郁李仁3~5 g,柴胡3~5 g,白芥子10g,香附6~8 g,白芷3g,甘草3~5 g。

中医中药网

资料来源: 

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