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小站

-A A +A

怀念絲絲 ~~ 无语良师

絲絲,6月3日在檀香义工交流站,得知妳的骨灰已运回梹並已入龛,安放在檀香寺三圣殿二楼。我在6月5日(念佛三日共修会报到日)那天去三圣殿欲瞻仰妳,思念妳想和妳说说话,因为隔天我要啟程去美国旅行了。但因为匆忙中记错龛位号码6062为6260,找了半个钟头也找不到,因缘不俱足下只能决定旅行回来后再来看妳!

屈指一祘,妳离开我们已有兩百多个日子了。虽然无情的光阴在弹指中流逝而去,花开又花谢,但我们包括妳的家人及朋友,对妳的思念却是深深和切切的! 絲絲,老妈妈是多么的惦念妳,她哭说她连做夢也夢见妳来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做布施!多伤痛的思念,闻者心酸!追忆起妳生前的种种善行义举,妳可掬的笑容,开朗的笑声,无私的爱心付出,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记得去年(2013年)精进佛七暨短期出家戒会圆满日的早上,一位义工菩萨

文:叶秀欣

《把心摆在哪儿》之一 (记三坛大戒点滴) 报到

我背了简单的行李,带着兢兢业业的心情,远赴台湾基隆市灵泉禅寺参加三坛大戒,乞受比丘尼具足戒。把报名表格寄出去后,我就开始做准备,祈望能乞得上品上戒。师兄真觉法师教我如何纳受戒体,真愿法师教我展具、起具及如何全心全意融入。我除了背念《毗尼日用切要》,还上网收看其讲解。很幸运给我找到了空海法师于2010年 在灵泉禅寺三坛大戒戒会上讲解《毗尼日用切要》的录影片。我重复听了三遍,但是还有很多没能记下来,年纪大了学什么都比人家慢半拍。

我们的男、女监院真如法师及真信法师送我和真照法师到机场。当时,师父上人在国外,我还是通过电邮向他告假的呢!真信法师说她最不放心我的健康情况。她殷殷叮咛要我好好忏悔,祝愿我把上品上戒带回
来。入闸前,真如法师把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串念珠交给我说:“带着它,这一串念珠有师父上人的祝福!”我噙着泪水接过它。带着众师兄的祝福,我登上了飞机。

抵达寺院时已是傍晚5时了。知客师父让早一天到的戒子暂时住在3楼。药石时间,一位护法菩萨带领我们到斋堂。那时天已经黑了,她领着我们东拐西弯到斋堂。用完斋要倒回寮房时,我这个没有方向感的人,迷路了!转啊转,最后,在另一位戒子的带领下,才走出“迷宫”! 心想:登坛时可要认清方向喔!

传莲

唯悟法师分享《真人真事》

我有一个外国华侨朋友。她是一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常常带着孩子到寺院去认识法师。她一心要培养孩子的佛教情操。孩子也很配合,从来不会拒绝跟随妈妈到寺院去参加活动。

孩子后来申请到美国大学深造。不久,孩子回来告诉她要成为摩门教教徒。她很失望地问孩子:“你从小就接受佛教的熏陶,佛教的教义如此圆满,为什么你最后会选择摩门教而放弃佛教?”孩子义正言辞地回答:“ Yes, Buddhist teaching is perfect,and excellent, but I see the better practice of 摩门教!” (我清楚佛教的教义是非常优越的,但我还是感觉摩门教在实践上远比佛教实际。

你们说说看,我们的佛教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美国的基督教传教的方式随时随地让你感染到他们的亲切与温馨。知道有外国学生到来,他们甚至会派人到机场去接机,并替你处理一切的事务,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离家出远门的游子,不感激涕零才怪!反观佛教,我们严重欠缺这一份热心,我把它形容为“北极”!

我想:我们该好好地省思,也是我们该作出调整的时候了!

唯悟法师

佛三心得分享

这次的佛三,让我学到了如何调整我的日常作息。我也明白了要以正念来吃饭,正念来走路,正念来说话。这一次的佛三我受益良多。刚开始的第一天,我吃不下饭,念不出阿弥陀佛。我的腹部有一股气压着,我跟着大众的步伐慢慢调整。第二天好多了。

念佛时,我发现我无法很平稳的走路。这是因为平时走路都是匆匆的。我试着用正念来走,今天走起来也好多了。

现在,很多人都有文明病。我想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日常作息上善用正念。只要调整,用正念来过生活,我们不但身体安康头脑清醒,智慧也来了。

最后,非常感恩檀香寺的住持和师父们。
十多年前,我来打佛七,他们都年轻。今天,他们都年老了。真是岁月不留人啊!但如今的他们是更加更加的发光发亮。谢谢你们的付出。阿弥陀佛!

吴美璇

佛三心得分享

去年参加佛七时,曾立下“大志”:为了坚固道心,每天要腾出一小段时间来念佛,却在佛七结束后,只维持了不到两个星期又打回原形了。开始忙教学和活动之后,每天晚上临睡前累得只想躺下休息,都把念佛功课给忘了。诚如以往听法师开示所说,要开始很容易,要坚持不懈怠地念下去,真的是考功夫。

新年前,祖母刚往生,那时突然对人生以及人往生的课题有想要探索的心。而在祖母往生的七七四十九天里,一有时间就来星期六的共修,或者到大愿殿共修,也参与2月份的普佛,目的只是希望能为祖母尽点心意。

发现自己似乎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持续一直念佛,如参加佛七心会很平静,对很多问题不会过于执着,或觉得很伤心。一旦停了太久没念佛,面对问题,有时会觉得很负面,觉得人为什么要这么苦。因此,心就是这样上上下下。例如参加佛七刚结束时,觉得遇到逆境,是一个给自己的考验,一旦回归到忙碌的生活后,遇到逆境时,却觉得太痛苦,有时花好久的时间才转出来。虽然是这样上上下下,不过自己可以知道的是,自己会在每一次的佛七有不一样的体验,会有提升。所以,今年把握因缘,让自己参加佛三,因为未来的事不知道。不懂明年因缘如何,但希望在有生之年,还可以参加,甚至是短期出家。阿弥陀佛!

曾敏慧

佛三心得分享

在这次的佛三中,充实地运用了每一天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争取时间念佛。非常感恩师父的开示和教导。师父用了有趣的故事来作比喻让我们更容易明白和记得这有趣故事背后的道理。

师父说我们学佛的人就像北极。可是师父创办了檀香寺,让我们可以在舒服的环境下念佛,也创办了多间的幼儿园和晚晴院,让我们少有所学老有所归。师父这种慈悲的精神已将北极的冰山溶化了,温暖了人间。但是身为佛弟子的我们,真的是惭愧。学佛了几年,我还是以前的我,带着社会的习气来修行。师父的开示,让我领悟到,我不要成为北极,我们一定要去恶习,种善根,方能度身边的朋友来念佛和皈依三宝。例子:我朋友的哥哥以前是一个脾气很坏和打父亲的人。有一回,他拿起椅子要打下去的时候,他的爸爸说:“我养你这么大,今天你竟然用椅子来打我。”他听了之后,立刻觉悟,放下椅子。我相信人的心中有佛性,只是被社会的人、事、物影响和蒙蔽了。但自从他学佛和持素后,360度的转变,也感化到他身边的朋友一起与他共修佛法。我也要以他为榜样。最后,非常感恩行堂护法们牺牲了他们自己的时间来成就我们。

傅秀丽

佛三心得分享

能再次回到檀香寺念佛,的确要感恩各界的扶持和佛的因缘。记得第三次来打佛七时,我是带领妹妹一起来,几年过后,她已是热忱爱佛的人。这次我也和我的另一半一起来共修,希望他从佛理学得更会做人的方针,并在身、心、灵达到更完美的生活。

人总是为了三斗米而折腰,整天忙忙碌碌,受尽压力、挫折、颓丧。很多人往往就因此在性格上变得自暴自弃,凡事都看不顺眼,爱抱怨,脾气暴躁,没耐心,甚至做出不堪设想的事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人没有宗教信仰,精神没有寄托,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一旦学了佛,不论在身、心、灵各方面,你都可一一开解,心平气和,妥善的去处理。

佛学的哲理是深奥的,只要你肯去接触,你才能够体会到佛的真理,并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上,那就能受益无穷。学佛的人永远是快乐的,因为你的慈悲心看到任何事都是可爱、美好的。

赵丽秀

佛三心得分享

这次有机会参加佛三感到非常感恩,但对自己在佛三的表现感到非常的惭愧,原来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懈怠。回家后要真用功,真专心去做。

其实真的不知道如何能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我是因为患上癌症停止工作,才真正有机会,有时间学习佛法。

发现癌症后,我放下了工作,全职参加了助念,但很快癌症又复发。而且这一次还发现红狼斑疮。我的癌症已经是第三次复发。我的信心一次一次被挑战。我有很多的疑惑和埋怨都解不了。

我试着用佛法去找答案,但只听到“这不如法,那不如法。”我希望知道什么是如法?
为了减少更多的烦恼,我常在家自己诵读《地藏经》。我尝试学习少和家人起冲突,也学习接受死亡已很近。因为死亡已很靠近,我很着急想得到解脱和放下的方法。我希望佛法能帮我,但我一直找不到“对的门”!

张桂贞

佛三心得分享

大家都能够互相配合,使到工作上,睡觉作息时间上都很舒适。

感觉上法师们都很慈悲,很有耐心地教导大家,详细讲解、示范、教导,让我这个初学者获得很大的佛法学问,知道怎样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在修道上,在参加法会上。

我感恩我的家人,因为他们给我很大的空间来参加佛三,来学佛,来成就我。和家里的人相处,要能互相迁就对方,要原谅家人的错,尤其是常在语言上得罪家人的家婆。佛法教我们要互相成就对方,我想责任应该是从我开始。因为在家里,我是唯一的学佛者。我应该做好榜样,这样久而久之他们都会感到原来学佛者是这么的好,促使他们也欢喜地开始学佛。

白英慧

佛三心得分享

师父上人的开示让我对佛法有更强的信念。阿弥陀佛!

感恩一切因缘具足让我参加这次的佛三,法喜充满。
很抱歉咳得太严重,可能对别人有影响,忏悔万分!对不起一切诸佛,护法师父和所有行堂的义工。我会把功德回向予所有法界一切众生、师长、父母以及冤亲眷属和所有有缘或无缘参与这次佛三的人士。愿法界一切众生皆能共入弥陀性海。阿弥陀佛!

这次的收获丰富:
1. 忏悔往昔所造诸罪障和业障(改往修来)
2. 发愿:-一定要实践信、愿、行。信佛、断恶、修善、度众的行持是往后日常生活中要做的功课。
3. 感恩一切有缘的师父和家人的鼓励,也感恩反对我来的人。因为你们这一股顺流让我有信心肯定自己对宗教的学习。而那一股逆流更使我坚定意志,永不放弃求生净土的决心。

总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发愿求生净土,广度有缘众生。
阿弥陀佛!感恩、感恩这次的佛三。

刘晏慈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心思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