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佛教持戒的精神

-A A +A
林旂稳居士

檀香普门品在线共修 | Than Hsiang's Pu Men Pin Online Gong Xiu (22/4/2022)

网址:https://youtu.be/i8ZL0S6ZTtc

电子书: 《菩提道次第论讲记》唯悟法师讲述https://thanhsiang.org/ch/node/5287
檀香寺线上三皈五戒报名(15 May 2022): https://bit.ly/3KNz7dw

林旂稳居士佛法分享《佛教持戒的精神》

佛教原本是教我们离苦得乐,但是为何有些人认为学佛受戒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还没学佛之前,有些人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很自在;现在学佛受戒了,反而觉得有很多约束。学佛并没有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反而让我们越学越烦恼?今晚的佛法分享,大家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檀香寺在家僧团成员及周日佛学班的爱心老师 - 林旂稳居士为我们分享这个重要的课题--- 《佛教持戒的精神》,希望大家对佛教受持戒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林旂稳居士今晚的佛法分享的资料,是源自与唯唔法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讲记》的这本书。佛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通过上面的网址来下载这本书的电子书。

林旂稳居士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带领大家认识佛教的戒或戒律。戒原本就是一种道德学,而道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时,个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简单的来说,道德让我们如何分辨善与恶。他进一步解释依着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现有的道德学分别是神权道德与人文道德。

至于佛教的准则,分为善业和不善业。我们的所作所为,包括我们身、口、意的所造的业是由动机来决定它的善与恶。同样的事情以不同的动机来处理,就会产生不同的业。比如说,我们以强烈的嗔恨心,去杀害动物或昆虫。动机是深深的嗔恨心,说种下的恶的业因就很重。如果我们是因为疏忽,意害死外的动物或昆虫,其中不含嗔恨心,也不是在恶念驱使下而去做的,这种业就会比较轻。

此外,佛教持戒的精神关键,就在于我们处事的动机,而动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林旂稳居士也与大家分享生活的例子,以不偷盗为例子来说明动机的层次。

感恩林旂稳居士佛法分享,让大家都可以掌握基本的戒律精神,这样才可以得到它真实的利益。持戒是方法,断除贪欲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就是于不懂得五戒是方法和目标。我们应该欢喜心受持五戒,不要把它当成教条来守,认为戒律是一种约束,这样我们会守得很烦恼。其实,持戒不是束缚我们,反而因为持戒可以让我们身心获得究竟的自由。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是有真正有道德,从而我们生活更顺利,增长助缘。

希望大家也在佛菩萨的加持下,已找到信仰和皈依处,希望您信心增上,愿力增上;尚在找寻的,也希望大家的因缘赶快到来。下个月5月15日(星期日), 迎接佛陀日的到来,檀香寺也将举办线上三皈五戒,由唯悟师父亲自主持,希望这是大家皈依三宝的契机。但愿大家皈依三宝,我们结缘的一切众生、法界的一切众生永远不离三宝以及正法的光明和安乐,福慧资粮圆满早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