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自在念佛乐逍遥•万声佛号响彻檀香寺

-A A +A
白云 报道 /白云、萧杏山 摄影

佛三第三日
这天是佛三的第三天,也即是大家可以精进念佛的最后一天了,众人们无不分秒必争,紧随佛号,毫不懈怠。

谁是念佛人
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当一名念佛人,到底念佛人有几种?
圣严法师在农禅寺福慧念佛会曾开示念佛三种人,如下: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能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 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观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它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 断,最后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依佛法来说,第一种人,仍属于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于众生的业深障重,在修行净业时,一 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于上乘,又能兼得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圣严法师又说:“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做到………最后,我还是劝大家好好念佛,不管程度如何,最好是把自己当成初机的钝根,若心存虚骄,就是不切实际,明明是凡夫,偏偏以圣人之位衡量自己,不仅仅是 增上慢,还很可能是大欺诳。因此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皆收,绝不是骗人的话。”

为此,如果您自认是念佛人,那您就要清楚自己是哪种念佛人,自己又处於哪一个层次。

佛三的一天
到底在一天的念佛共修会中,有哪些精进的环节?
就纯粹在念佛吗?每一个共修环节的时间会很紧凑吗?
会有时间休息和上洗手间吗?如果我来参加的话,可以适应吗?

以下简略介绍佛三的一天:

5:00 a.m. 起床
 

佛三期间,戒子们都必须在早上五点起床。

大家是如何起床呢?各自用闹钟或设定手机闹钟告知我们?不,不是的。

在佛门里,寺庙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都会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这称为打板。

于是,每一天清晨五点正,法师都会在戒子寮区(住宿的地方)打板以告知戒子起床。

负责打板的法师可是必须在五点之前就起身了。可见,一个佛三的进行是需要众因缘的成就,戒子们莫忘精进念佛,来回馈法师的慈悲还有护法菩萨们的发心。

5:30 a.m.~6:30 a.m.早课(第一支香)
早课是在提醒我们一天当中要时时收摄身心,念念为众生,培养愿力,无论做什么事情,比如:扫地、做饭、还是买东西,都要离相、转念、发愿力心、生慈悲心等,把念头安住在觉悟的大道上。

在早课中,除了讽诵经典,也有绕佛的环节。

6:30 a.m.~7:00 a.m.早斋(第一支香)

在佛三期间,戒子们都会在五楼多元化礼堂过堂。

过堂,就是进斋堂吃饭的意思。僧人入早粥、午斋必须过堂,由于佛教有“过午不食”的古制,故有些僧人晚斋时是不过堂的。

在用斋之前,大家会唱诵供养偈。念毕,大家才开始食用早斋;食时,大众不仅要肃静,而且还要集中思想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自忖 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五观的意思是,戒子用斋时应该思考:施主供应这碗斋饭来之不 易,我今天认真修行没有?应把这些饭菜看作是医治饥渴的药物,吃“药”不能贪图口福,只要能达到维持生命、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

早斋和午斋过堂,在念《供养咒》结束后,还要向周遭饿鬼施食。僧人会用饭勺盛着几粒饭走出斋堂, 向左侧的台位上撒去。

在午斋结束前,戒子们会唱诵“结斋偈”。在佛门中,“供养偈”和“结斋偈”也俗称“二时临斋仪”。从“二时临斋仪”的内容可知,在早、午斋供之前,首先要供养诸佛、菩萨,然后供养僧众等修行之人,最后在结斋时以法供养回向给布施饮食之人。这就是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意义。

7:20 a.m.~7:50 a.m.出坡
 

在佛三期间,戒子们精进念佛来收摄身心。同样的,大家也有机会透过每天早上约半小时的清洁工作来为自己在佛门修福报。

在佛门里,清洁工作称为出坡。出坡作務实乃累積福德資糧最迅速的方法。再来,修行人亦可在出坡作務的當下,反觀自己的煩惱,滌除內心塵垢。過去,周 利槃特伽因為吝法而感召愚癡的苦報。所幸宿世的善根让他能在大慈世尊門下披剃出家并接受世尊的指導。周利槃特伽从外在的灑掃、除垢,進而掃除內垢,最终開悟證果,得到解脫。

8:00 a.m.~8:45 a.m.正授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每月六斋日受一日一夜短期受持的出家戒,以种出世证果之胜因。戒子须要每天受之一日一次。为此,在佛三中,戒子需要在第二及第三天早上正授八关斋戒。

受持斋戒之功益有十二如下:
一、脱离病苦 二、消灭罪障 三、免除横祸 四、远离恶趣 五、福报优厚
六、成就迅速 七、来世尊贵 八、得生天上 九、往生助缘 十、临终欢乐
十一、得相好身 十二、成佛道缘

9:05 a.m.~10:05 a.m.念佛、绕佛、止静(第三支香)

10:20 a.m.~11:20 a.m.念佛、绕佛、止静(第四支香)
早上,戒子们就有两支香精进念佛、绕佛和止静。间中,戒子们还有空挡上洗手间和喝水。

念佛的意义原是忆念佛陀的功德,来引发与增长对圣人境界的向往及追求。

原先佛陀忆念如来(等六念)则有为减少信众生病的痛苦、别离佛陀愁思及除却独宿、旅行旷野的恐怖等对治作用。

绕佛是经行,即指缓慢的散步。在念佛一陈子后,戒子们可以透过绕佛让自己不昏沈和不掉举。另外,绕佛也是养生之道中最殊胜的方法。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要静,愈清净就愈健康;身要动,身是机器,不动就生锈、就生病了。

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有提到:“打佛七止静的时候,是心中默念佛号,还是心中什么也不念呢?但念佛号的时候,心中还不能清净。止静的时候,要想心中不起念头,应该用什么方法?

净宗功夫自有净宗的办法,过去的祖师说,佛七止静是指口里不出声,心中仍旧默念佛号,这才能净念相继啊!如果要做到一念不起,或者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等 功夫,不是初机所能做到的。如果做不到,去勉强抑制,不但这个抑制的念头又是妄念,还恐怕会得病啊!如果是上等根机的人,能够做到一止便静,可听其静下 去,不必拘泥一种办法。”

11:30 a.m.~12:30 p.m.午斋(第五支香)
 

在中午念诵供养咒语时,我们还要称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其中“三德六味”即在告诉我们作为供佛和僧人的饮食,一定要三德完备、六味俱足,方为合法,否则便是对佛和僧有失恭敬。所谓“三德六味”即是清净、柔软、如法三德,淡、咸、辛、酸、甘、苦 六种味道。

12:30 p.m.~1:30 p.m.午休
 
1:50 p.m.~2:50 p.m.佛法开示、拜愿 (第六支香)

在六月一日,真信法师向戒子们开示有关拜愿忏悔的意义。隔日,真信法师告知戒子念佛的四种心。

在农历的十四及月底的晚上、初一和十五的早上,寺院都有「拜愿」的仪式。「拜愿」的意义,即是藉由礼「拜」诸佛菩萨、称念佛名或读诵经咒,在声声梵呗中,至诚礼敬,祈求佛光沐浴,荡涤身心,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然后再行发「愿」回向。

若以恭敬的心来纳受与称念这样的仪式,那是非常殊胜的!

◆3:10 p.m.~4:10 p.m.念佛、绕佛、止静(第七支香)
在佛三的第二及第三天里,每天共有十支香让戒子们精进修行。每一支香约四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半以内。每支香之间至少有十至二十分钟空挡让戒子上洗手间或喝水等。所以,佛三的时间表并不至于太过紧凑而没有时间让戒子们休息。
◆4:30 p.m.~5:30 p.m.晚课(第八支香)
 

晚课是让我们检查一天中所作的一切是不是符合佛菩萨的教诲?做得合格不合格?如果不合格,那么我们要借助晚课忏悔业障,誓不再犯。

其实,早晚课是形式,真正早晚课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把早晚课扩大到二、六时中,无时无刻不是在觉悟。白天做事情的时候,都在念念为众生而做;晚上也保持正念,如此睡觉也在觉悟中。只有这样做了,才算是体现了早晚课的真正意义。

◆5:50 p.m.~6:50 p.m.沐浴
 
◆7:00 p.m.~9:30 p.m.佛法开示、大回向(第九支香)

佛教强调闻、思、修、证,这就为何佛教徒应该研究佛法,甚至要常听闻佛法。如此一来,有正见的引导下,我们才懂得正确的修行方式。在佛三里,常住慈悲安排每晚给戒子们开示。

真如法师从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的每天晚上,都会为戒子们慈悲开示。在六月一日的开示中,真如法师提及在念佛法门上,我们需要深信、切愿及妙行。 唯悟法师也曾经说过:“修行不在行為上的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 这里指的就是要有出离心。关于发菩提心的重要,真如法师告诉我们:“佛说法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我们成就佛道,即修菩萨道,或修一乘法。发菩提心可以帮助我们 速净罪业,同时也累积我们学佛的资粮。”

在第三天晚上的开示中,真如法师慈悲开示“修學佛法的次第”。首先,法师巧妙地从三个人生问题切入正题。
第一个问题,“許多人忙碌一生,其人生之意義何在?”
法师劝导我们以佛法作為借鏡,寻思人生的意义,死亡为何物,所以我們必須藉由学習佛法,培養“三世因果”的正见。

第二问题,“佛教的生命觀是什么?”
法师从三个要点来探讨佛教的生命观,第一,生命是无限延续的。第二,三世因果。第三,六道轮回。

在三世因果中,法师告诉戒子,“佛教的因果是通三世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说明:过去的因,会影响现在的果;「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就是‘改变現在所造的业,会影响未来的果’,可见命運可改变,所以我們不要聽天由命!”

在六道轮回上,法师告诉我们,“「十法界」是佛教的生命觀。「十法界」是含蓋了“六凡四圣”的有情,即〈六凡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與〈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法界〉是六種凡夫,還在生死轮迴中的不覺者/迷惑者;而〈四聖法界〉是四类已经了脫生死轮迴的覺悟圣者。一般凡夫,行善者就生善趣(“三善道”天、人、阿修罗),造恶者就堕恶趣(“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第三个问题,“佛法的价值何在?為什么我們得到「暇滿人生」还要继续修持佛法?”
根据真如法师,佛法的价值可从三方面去衡量,一,人生难得。二,佛法难闻。三,思维人生无常。

第四个问题,“每人善根不同,佛法又深廣無比,佛教是否有特定的次第,指導我們怎么去修学佛法?”
在了解了学佛的意义后,法师告诉戒子,学佛的整个次第,可分作三个层次,或称为“三士道”:即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不共上士道。

法师说,“共下士道即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先学做好一个」。「共中士道」却是启发出离心,解脱生死轮回。「中士道」的修行人有兩类: (1)声闻行者証「阿羅漢」果;(2)缘觉行者証「辟支佛」果。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成就无上佛果”,或是修习「不共上士道」。在《菩提道次第论》里,我们称它为“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这犹如我们在学校里念书一样,先要念“小学”,再上“中学”,最后上“大学”;总不能舍弃这两个阶段,就直接修念大学的课程。同样的,如果我们没有从“人天乘”或是“下士道”修起,而要直接“行菩萨道”,那是不行的。”

◆10:00 p.m.养息
这里的养息指佛门的开大静,即表示睡眠。

结语
介绍了佛三的一天后,相信大家对佛三会进一步了解。认识了佛三的活动后,对于忙碌工作的现代人,如果您有兴趣念佛法门的话,不妨考虑到本寺参加佛三。檀香寺每年都会在六月的学校假期举办佛三。对于想要拥有更多天精进念佛的,您可以考虑参与檀香寺年尾学校假期的佛七。

或许,您会自问,自己在家念佛不就很好吗?

事实上,自己在家念佛与参加念佛共修会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大众的力量
在共修会中,因为大众的力量和法师们的威德,戒子容易收摄身心,把心专注在佛号上。

第二,好的磁场
基于戒子们都有正授八关斋戒,所以较易把心安住在佛号上,甚至可以一心不乱称念佛号。在这时候,戒子们内垢的洗涤下,共修场地势必产生真善美的磁场。于是,戒子们更容易把杂乱的心降伏,清静之下,心生法喜。

第三,护法善缘
在家里的话,一般人常易被俗务所干扰,比如打理家务、烧饭菜等,而无法安住在佛号上。在念佛共修会中,常住都完全为戒子们准备三餐、茶水等,戒子们根本无需挂碍生活中的杂事,而只管念佛去,这不就是很殊胜的因缘吗?

隔日便是佛三的最后一天了,戒子们更是把握剩余的精进念佛时间,不作他想,唯独念佛。

最后,祈愿戒子们在这三天的念佛功德,回向世界真善美,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