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二)

-A A +A
yi lun ming yue.jpg
晴天

《一轮明月》叙述着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一生。其传奇的一生犹如其学生所言“少年时作公子,象翩翩公子;中年时作名士,象个风流名士;搞话剧,象个演员;学油画,象个美术家;学钢琴,象个音乐家;办报纸,象个编辑;当教员,象个老师;做和尚,象个高僧。” 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角色演好和投入得如此般惟妙惟肖呢?

此剧,我们可以细细观赏和慢慢品尝。以下是我小小的分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写给母亲的送别歌。李叔同丧母之痛,为了悼念对母亲的情怀和不舍,在灵前自弹自唱,把那凄美的思母情怀幽忧传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意境描绘如画,接着也应映借助“声残、夕阳”绘出暗淡、悲痛之情。

他对母亲的哀悼令人感动,初听着他的那一幕弹唱时,有一股酸溜溜的感觉,清楚知道那是被打动的,心情就象界碑沉重,但又是清晰的,真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的造诣非凡,不但突破了传统,把西洋歌曲注入自己的古词,也启动了中国现代歌史为启蒙先驱。

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以及真情流露的发挥呢?

《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

一首很熟悉的佛教歌曲,幼小,在三慧讲堂周日班必唱之歌;求学时期,菩提学校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就是没去注意是谁作曲作词,只晓得学会唱就是了,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三宝歌》是弘一法师谱曲,词是太虚法师之作。没有刻意,但却是意外的发现,彷佛启发我去品惜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小小细节,其实会是一场意外、亦是一番惊喜。

艺术和灵修的距离是一线牵?是灵魂提升迈进管道?有的人写作可以疗愈心灵,有的人用音乐可以缓和创伤,画画可以抚慰空虚,灵修可以达到喜悦…...

李叔同或是弘一法师,前、后一生都是艺术气质、才气和灵修聚集。未出家前,音乐、诗词、歌赋、篆刻、书法、绘画、表演各个造诣颇深,才华横溢。弘一法师平生不喜欢张扬,宣扬佛法之余,抱着人人平等之信念,正因为“平等”所以贵为人师。出家后,最初贡献是《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三宝歌》等。律已至严,治学至勤,云游四方,其爱国情操、严持戒律精神,都被传颂和受人爱戴。

总结弘一法师的一生,就如其学生子恺所言“人生三层楼”。李叔同的诞生,生活富足、物质享受也优裕;人生的经历、气质和才气,促成他的成就与辉煌。巅峰时期,难以突破,就此相对地促成刹那的“死”去;弘一法师是灵魂生活里的另一个新生命,他延续了李叔同的人生,也提升了其精神生活和灵修到达的另一个层面。

人的一生不断地在追求自我,有多少人会保持独立的自我呢?李叔同拥有很多,但依然不开心,当他毅然“舍”弃一切,放下名、利、家庭……后来却成就了弘一法师的“得”。

你觉得人生会是怎样的一段路?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看完了《一轮明月》希望你会有不一样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