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综述

-A A +A
白云 报道 / 萧杏山、陈延和及白云摄影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佛教学术会议假檀香寺隆重登场。此会议由槟城檀香寺和国际佛教大学主办并盛邀9名国际佛学权威学者发表佛学研究成果,约200人参与盛会。这些学者教授们分别来自日本、比利时、美国、斯里兰卡、中国及大马。 此学术会议将分别以英语及华语进行,以英文作为媒介语的讲座在五楼多元化礼堂进行,而中文部分则在底楼多元化礼堂同步进行。

佛教学术缘起
黄夏年在《世界宗教研究杂志》提说:“召开学术会议,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的学术讨论,这在古已有之。佛教是一个强调理论的宗教,佛学的研究往往伴随着很多重要的学术问题,由此产生了专门的学术讨论会。从古代的文献记载来看,有关佛学的学术讨论会召开过很多次。公元67年,汉明帝夜梦"神人",第二天早上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这位"神人"的来历,大臣傅毅勇敢地站出来回答:"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神道也。"他指出这位"神人"是佛,促使明帝下决心派人西去求法,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如果这件事情是实,那么佛教的学术问题讨论会将以此开始。由是说明佛教的传入是在召开学术问题讨论后才决定的,这对佛学本身而言,又有了一个重大的意义。”

佛教学术的重要性
圣严法师在召开中华国际学术会议曾提出佛教学术研究之重要。他提说:“传统佛教文化和信仰,需经现代理解运用,方能对时代社会有广大贡献。国际学术会议四大主旨:一、将佛教传统美德,为现代社会贡献最大力量;二、把世界佛教成果引回中国,把中国佛教智慧传到世界;三、期许国内人士认同佛教学术研究之重要和必要,共同努力培养佛教人才;四、以学术研究承先启后,以因应时代潮流。”

学术与修行之关联
圣严法师在其著作〈承先启后〉特别就佛教之修行信仰与学术研究之关联多所说明,略云:「传统的佛教学者,不论是梵语系、巴利语系、汉语系、西藏语系,没有一位是为了学术而研究的,他们都是藉研究的方法达成实践的目的。可是近世的印度学、佛教学、汉学,目的不在宗教的信与行,而是在于学术的真与明,故在传统的佛教徒们,最初接触到现代佛学的论点之时,颇有难以适应的现象。

但是,现代学术的求真求明,乃是无可怀疑的,纵然学者们提出的观点,未必皆能成为永久的定论,但经过精密审查的结论,必定有其相当程度的可靠性。与其禁止学者们发表新观点,倒不如也来认真地认识学者们的新观点,通过新观点的试链,仍能落实到对于佛法的信仰与实践,佛教才具有更大的耐力和潜力。我是基于如此的信念,筹备且召开了第一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

筹备过程
早在多月前,檀香寺法师与学术会议筹委会小组已经紧锣密鼓地策划议程及积极进行文宣事宜。在7月8日(星期一)早上11时正,檀香寺在底楼礼堂举办新闻发布会,与会者有光华日报与光明日报记者。

新闻发布会

基于推广此次殊胜的佛教大学学术会议之旨,在7月21日至31日之间晚上8时正,檀香寺法师,监院真如法师、真愿法师及真醍法师更是不辞辛劳在槟州不同站点进行推广讲座。涉及站点有居林佛教会、佛教义学校友会、威中佛教会、高渊佛教会、北海佛教居士林及北海佛教会。讲题是“推广佛教教育之重要性”。

23.07.2012-佛教义学校友会(真醍法师主讲)
 
24.07.2012-威中佛教会(真如法师主讲)
 
25.07.2012-高渊佛教会(真愿法师主讲)
 
26.07.2012-北海佛教居士林(真醍法师主讲)
 
 
31.07.2012-北海佛教会(真愿法师主讲)

为了此次学术会议的圆满成功,筹备小组用心策划活动细节,在教授的住宿交通、会议流程乃至餐点的准备上,力求完善及皆大欢喜。

沿革
秉持着“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终有所归”的四大信念,檀香基金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修持、慈善、教育及文化积极弘扬佛教,其中檀香寺更是着重佛教教育,因而造福许多芸芸众生。有鉴于此,自1992年檀香佛学院与斯理兰卡佛教大学联办佛学文凭及学士课程,乃至2005年成立国际佛教大学以来,檀香寺积极推动佛教高等教育。于是,2006年首届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的兴办显然为檀香寺佛教高等教育的推展掀开新的里程碑。檀香寺希望借由学者专家们的精湛研究与探讨,在佛教学术上提供新的视野裨益普罗大众,让佛法的弘传更多元化并深入民间生活。

第一届与第二届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皆由香港东莲觉苑及檀香基金会赞助,国际佛教大学举办。这两届的学术会议皆为期3天。在推广多元化学术会议之旨,檀香寺自2009年的第三届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首次以中英文为媒介语进行,祈望佛教研究普遍化,并从中鼓励更多人参与。2012年的国际佛教大学会议亦以中英文进行。另外,自第三届学术会议开始,学术会议改为一天进行。

宗旨
基本上,举办此学术会议的宗旨有三:
一者,让大众初步了解佛教各宗派源流。

就分布的地理位置而言,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南傳佛教包含現在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中國雲南邊境,以及南洋群島等地區。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區域包含現在的中國、韓國、日本、台灣、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地區。 藏傳佛教,廣義的說應該稱「金剛乘佛教」,因為所流傳的區域,不是只有在西藏地區。其區域包含北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西藏、青海、西康、蒙古等地區。

佛教教史可大略分为印度教史、中国教史和世界教史(日本、韩国、亚洲、欧美、澳洲和非洲等)。中国的宗派有分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俱舍宗和成实宗。
纵观众多宗派源流的佛教,在历届的学术会议上,学者专家们可就他们的专长领域发表其研究结果。例如,数次参与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的魏查理教授,Professor Charles Willemen,是著名的汉、藏学家魏查理教授.他在佛学和西藏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甚至对部派佛教之一的说一切有部有独到的研究。这一次,他将以中英文主讲“净土与说一切有部”。

二者,透过大众对佛教的了解进而启发他们对佛教的信心并发心服务於佛门。

不论就教理、教史、经典及宗派等来看,佛教确实浩瀚无穷。平日,在家人总是为自己的生活忙碌(工作、家庭等),故鲜少人会研究佛教义理。相较之下,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者教授们却是愿意把生活核心放在佛教研究上。因此,开示讲座及学术会议实乃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虽接引不同层次的众生,但共同促进他们对佛教的了解。在修行上,舆论我们修學哪一个宗派,都離不開信、願、行、證四個字。为此,要让众生信,势必要让他们了解佛教,进而发起善愿,愿意来佛门发心服务。

三者,为普罗大众与学者们开启一道自由沟通平台,以达有效的双向交流及切磋,从中激发大家探讨佛教的热诚。

为达到会议双向互动的效果,大会特别在学者的论文发表会上安排问与答环节。就学者的角度来看,现场发问者的问题可能会引发学者们在研究上新的触角。再来,就发问者的立场,发问的环节让他们得以厘清心中对佛法的疑惑。

会议特色
檀香寺於2007年举办第二届国际佛教学术会议并以“汉系佛教的佛学研究”为主题。今年,承蒙大众历届以来对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的爱戴与护持,此次学术会议特以多元性主题为要,以飨大众,让参加学员们在仅有珍贵的一天,经历到前所未有的学术体验——世界级学者的风采、深博多元化的佛学主题发表,加上舒适庄严无比的课堂及精致的餐点,最后学员们甚至还可以眼观耳闻乃至参与精湛的问与答环节。这既是檀香寺今年不为学术会议设立单一主题的主要原因。

基本上,2012佛教大学学术会议有以下两大特色:
一者,大众得以目睹享誉全球的佛教权威学者在精湛发表上的风采,尤以来自比利时的魏查理教授更是善说并能以流利的中英文发表论文。

二者,佛法确实浩瀚无穷,其义理的渊博深奥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今云集檀香寺的知名学者大众却是从国外特临槟州分享他们毕生的佛学研究成果,实乃盛会难逢!令人雀跃的是,此次的学术会议从探讨佛德、佛法,延伸至教史及其教派,甚至还有落实佛法人间化的实践探讨。

在佛德上,斯里兰卡籍的提拉克•卡利亚瓦参教授,Professor Tilak Kariyawasam用英文讲述“Textual Evidence to Prove Buddha's Omniscience”,意即 “有关佛陀的全知能力之经证”。

在义理上,斯里兰卡籍卡毗拉•阿帕亚万萨教授,Professor Kapila Abhayawansa讲解缘起论,其英文讲题是“Cyclic Existence & Theory of Dependant Origination”。

在教史上,美国籍占士帕•罗奘 博士,Professor Lozang Jamspal为我们讲解西藏的佛教史及其发展,其英文讲题是“The Spread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in Tibet and Beyond”。

基于佛教源流及宗派涉及的范围广阔,此次共有4位学者皆发表他们在这方面独特的研究成果。比利时魏查理教授,Professor Charles Willemen用中英文讲述“净土佛教与说一切有部”,而中国源流法师却是主讲“从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看阿罗汉的利他行”。再来,中国法庆博士是用中英主讲“天台宗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马来西亚陈金辉博士为我们带来“《十住毗婆沙論》中觀思想初探”,另有日本伊藤隆寿教授,Professor Toshiichi Endo 探讨南传佛教的菩萨思想,其英文讲题是“Bodhisattva Ideal In Theravada Buddhism”。

佛法最后毕竟要在人间落实,广利众生,才能够将佛教的精神发挥至最极点。这一次,马来西亚的陈秋平博士为我们主讲“马来西亚佛教慈善事业初探”。

报到之况
在前一天(8月3日),教授学者们已经陆续来到槟城入住,而檀香寺接待组在机场的热情感化了自远地风尘仆仆莅临的贵宾学者。8月4日,自早上8点开始,面上洋溢着笑容,夹杂难掩兴奋之情的参加学员陆续在一楼报到。在开幕仪式开始之前,学员们在斋堂用斋,大家对美味佳肴赞不绝口。以仅仅的60元报名费,除了聆听精湛的学术会议,学员们更是可以享用令人垂涎三尺的早午餐及下午茶。

报到
早餐
午餐  
教授们用餐

开幕仪式

唯悟法师致词及现场观众
唯悟法师 讲师席
贵宾席 贵宾席(包括法师)

在开幕仪式上,檀香寺住持唯悟法师提及学术会议的三大宗旨及国际佛教大学简介。据唯悟法师,国际佛教大学成立于2004年。秉持着严密的学术研究精神,国际佛教大学(IBC)是泰国教育部直接管辖下的一所私立大学。它提供优质的佛教高等教育机会,同时坚持不分宗派的立场,注重宣扬不同佛教传承的多元性与深广面。

“现有师生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本校强调解行并重,积极培育佛教出家及在家众精英人才,并矢志成为备受国际认可的佛学研究中心。在佛学课程上,它提供本科班及研究所。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特并富含国际性的沟通平台,即透过研究各源流的佛教,开启大家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并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发 展、相互尊重、包容与合作。
目前,该大学共有两所校园,总校位于泰国南部的康月镇,而分校则设立在泰国东北的呵叻省北通猜镇。呵叻分校主要提供佛学课程,而总校除了佛学外,目前会在今年12月还开办幼儿学前教育课程。”

基于教授们对佛教学术的热衷推广并不辞辛劳赴槟发表论文,国际佛教大学董事长唯悟法师在致词后特此赠送纪念品予每位教授,以聊表心意。

日本伊藤隆寿教授 比利时魏查理教授
斯里兰卡籍卡毗拉阿帕亚万萨教授 斯里兰卡籍的提拉克卡利亚瓦参教授
美国占士帕罗奘博士 中国法庆博士
中国源流法师 马来西亚陈金辉博士
 
马来西亚的陈秋平博士  
   
   

最后,唯悟法师、教授们及工委的全体照为开幕仪式划下句号。

论文简述
基本上,在发表会上,每位学者皆有半小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前,另一学者将利用5分钟简介讲师背景。发表之后,同样的学者将带领问与答环节,时长20至25分钟,台下参加者亦可发问问题。此次活动的问答环节热络十分,广受参加者的喜爱及激发他们在修道上的另外一种思考。台下的发问者亲自发问,或递字条发问,连台下某些教授也对台上学者发表问题。

一、中文会议
◆第一场:法庆博士------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源流法师

论文纲要:(源自论文)
天台是最早成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它强调理论上的学习和修行上的实践。其理论与实践,涵盖所有佛教的各个方面,如禅定、忏悔和仪式等。对于天台,不同佛教宗派的理论和修行方法都是有效的,因为他们都是度人成佛的一种方便(upāya)。天台的判教(教义分类)重视所有宗派,团结了所有中国的佛教徒。当天台宗传到韩国后,它结盟了韩国佛教不同的传统。它一直是日本所有佛教教派的源头。天台宗的“圆融”学说包含了所有的佛教教义,它的修行理论涵盖了止(samatha)和观(vipaśyana)。本文试分析天台宗的圆教思想,揭示其有助于社会的现实意义。

在此论文中,法庆博士所触及的重点如下:中国佛教及其核心思想、天台宗的圓融、天台宗叛教的意义和圆顿止观(《摩诃止观》修行方法概要)。

◆第二场:陈金辉博士------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法庆博士

论文纲要:(源自论文)
《十住毘婆沙论》是龙树菩萨为解释《华严经》之〈十地品〉而造的大乘论着。《十住毘婆沙论》对菩萨道之实践历程,特别是关于菩萨十地的内容,作出了极为详尽之论述。

大乘菩萨认为菩提心的退失,是实践菩萨道之主要障碍;而如何能达致阿惟越致菩萨而不退转,便成为菩萨行者所关心的课题。《十住毘婆沙论》对阿惟越致的定义、修行方法及内容即作出明确的解说。其中,《十住毘婆沙论》大量引用了中观思想来敍述阿惟越致之修证问题,更将中观的观照及修持方法视为是成就阿惟越致的充分必要条件。另外,《十住毘婆沙论》更充分地揭示了中观思想与阿惟越致具有至为密切之关係。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十住毘婆沙论》中之中观思想。藉由对阿惟越致此一概念的解析,试图揭示中观思想与阿惟越致之特殊关係,进而突显中观思想作为成就阿惟越致的充分必要条件。《十住毘婆沙论》可说是龙树菩萨结合了中观思想与大乘菩萨道的重要著作,因此,本文亦对《十住毘婆沙论》之中观思想与菩萨十地之关係,进行比较与反思。作者于本文末端,亦附带地讨论《十住毘婆沙论》之作者与译者之相关问题及疑点。

因意志不坚定而产生的信念动摇,进而放弃成佛的理想,在大乘佛法当中,称之为「惟越致」(vivartya)或「退转」。为了避免「惟越致」或「退转」,菩萨行者一方面不但要尽力的排除「退转」的不良因素,更重要的是必须积极地实践以达致「阿惟越致」(avinivartaniya)或「不退转」 的境地。唯有达致「阿惟越致」或所谓的「必定」,佛道始可能圆成。由此可见,「惟越致」与「阿惟越致」便成为菩萨行者在实践上不得不重视的重要概念。

《十住毘婆沙论》在论及「阿惟越致」此一概念时,其以「中观」的论述方式来说明如何成就「阿惟越致」,并将通达「中观」思想视为是达致「阿惟越致」的充分必要的关键条件。《十住毘婆沙论》中,提及「惟越致」中「渐渐转进得阿惟越致」菩萨若要转进而成就「阿惟越致」,则必须具足五种功德。《十住毘婆沙论》认为,通达诸法实相则能成就五种功德,而中观之观照方法即是通达诸法实相的主要依据。陈金辉博士就五种功德来论述《十住毘婆沙论》的中观思想: 一、菩萨不得我,亦不得众生, 二、不分别说法, 三、不得菩提, 四、不以相见佛

最后,陈金辉博士坚信《十住毘婆沙论》之中观思想,不但抉择甚深法性,同时也增进广大行愿,对于菩萨道之实践者而言,可说是至为重要。

◆第三场:陈秋平博士------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陈金辉博士

论文纲要:
陈秋平博士尝试从宏观的角度探讨马来西亚佛教慈善事业。其论文简要的从内部和外部原因讨论马来西亚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另外,陈秋平博士也提及几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慈善事业和机构,以期结合理论和个案说明马来西亚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博士提及马来西亚佛教界所兴办的慈善事业虽然已达普遍化的程度,但是依然有其不足之处,所以他在在论文中给予分析。

◆第四场:魏查理教授, Professor Charles Willemen------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陈秋平博士

论文纲要:
魏查理教授尝试从其论文探讨净土思想的根源。在Mahapadma Nanda时代,凡是一个部派有自己的的律藏,那么这个部派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Nikaya. 由于净土佛教并没有自己的律藏,这个模糊点表面上似乎说明与部派完全没有挂钩。但是,经过魏查理教授在经典编纂年代上的考察,他发现到阿閦佛国与净土所称述的妙乐都在同一个经典出现。三个关于净土的经典都源自中亚,这说明净土思想可能出自一切有部。

◆第五场:源流法师------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魏查理教授

论文纲要:(源自论文)
在大乘佛教的传统中很少说到阿罗汉的利他行,认为这主要是菩萨的行为,而阿罗汉则通常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汉”。本文希望通过对中文和梵文资料中有关无诤法概念的深入分析来提供一种说一切有部关于阿罗汉利他行为的观点。

妙音是有部的四大论师之一,但他同时又是譬喻论师。他认为只要能够防止其他人的烦恼生起,阿罗汉就可以说是能够实践无诤行,因为诤的名称的成立只是就他人而言,而非自己。这一点似乎暗示了只要能防止他人烦恼的生起,而阿罗汉自己还有没有烦恼的生起则不重要。《大毘婆沙论》进一步解释了阿罗汉能够实现无诤,防止他人烦恼生起的手段,无诤智的自性,能够防止的对象,以及界定无诤智的其它因素。

《大毘婆沙论》详细的介绍了阿罗汉五种无诤行:一、净威仪路,二、应时语默,三、善量去住,四、分别应受不应受,五、观察补特伽罗。阿罗汉无诤行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谋得福利,而是为使他人不再因他而起烦恼,受种种罪。换言之,阿罗汉的这些行为就是彻底的利他行。这在大乘的论典中不多见,但在这里却是清清楚楚的。阿罗汉修无诤行不一定必须是因为悲心的生起,来拔除有情的种种苦而只是使他们的烦恼暂时不生起。《大毘婆沙论》同样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由于阿罗汉的慈悲。这无疑是一种利他之行,与菩萨之行很相似。根据有部的理论,阿罗汉本性中确实是有慈悲的!因为有部有详细关于佛的大悲(mahākaruNā)以及声闻的悲(karuNā)区别的论述。

源流法师通过有部无诤概念的详细审查,找到了阿罗汉利他之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清楚证据,尽管其利他之行可能与大乘传统中菩萨利他行的内涵有所不同。

二、英文会议
◆第一场:魏查理教授, Professor Charles Willemen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卡毗拉•阿帕亚万萨教授,Professor Kapila Abhayawansa

论文纲要:
魏查理教授尝试从其论文探讨净土思想的根源。在Mahapadma Nanda时代,凡是一个部派有自己的的律藏,那么这个部派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Nikaya. 由于净土佛教并没有自己的律藏,这个模糊点表面上似乎说明与部派完全没有挂钩。但是,经过魏查理教授在经典编纂年代上的考察,他发现到阿閦佛国与净土所称述的妙乐都在同一个经典出现。三个关于净土的经典都源自中亚,这说明净土思想可能出自一切有部。

◆第二场:日本伊藤隆寿教授,Professor Toshiichi Endo
讲题:“Bodhisattva Ideal In Theravada Buddhism谈南传佛教的菩萨思想”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魏查理教授, Professor Charles Willemen

讨论的议题有:“菩萨”字眼的用途及意义、菩萨的修道历程及波罗蜜的实修。

◆第三场:占士帕•罗奘 博士,Professor Lozang Jamspal
讲题:“The Spread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in Tibet and Beyond佛教在西藏及其它区域的弘传”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日本伊藤隆寿教授,Professor Toshiichi Endo

讨论的议题有:佛陀的教导、印度佛教在西藏的弘传、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史、三大帝王在西藏佛教史的介绍、印度经典的翻译及西藏文化对外的弘扬。

◆第四场:提拉克•卡利亚瓦参教授,Professor Tilak Kariyawasam
讲题:“Textual Evidence to Prove Buddha's Omniscience有关佛陀的全知能力之经证”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占士帕•罗奘 博士,Professor Lozang Jamspal

讨论的议题有:“全能”字眼的误导、佛陀否认全能及后人对佛陀全能在文字上的考据。

◆第五场:法庆博士
讲题:“The “Round” Doctrine of Tian Tai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Times天台宗的“圆融”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提拉克•卡利亚瓦参教授,Professor Tilak Kariyawasam

讨论的议题有:中国佛教及其核心思想、天台宗的圓融、天台宗叛教的意义和圆顿止观(《摩诃止观》修行方法概要)。

◆第六场:卡毕拉•阿帕亚万萨教授,Professor Kapila Abhayawansa
讲题:“Cyclic Existence & the Theory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轮回与缘起说”
讲师简介及问答环节负责人:法庆博士

讨论的议题有:轮回的定义、轮回与缘起的关联、缘起的定义与性质、十二缘起及生死的诠释。

学员心得
到底学员们对此活动的参与心得如何,他们有感到受用吗、他们满意吗、他们还会再来参与吗。。。。。。

首先,我们访问了本地一对年轻的在籍大专生。他们直称自己是佛教徒并首次参与学术会议。笑容灿烂的于榕与佩君目前在吉打的 Aimst University就读,恰逢大学放假,他们回来槟城并通过报章得知此活动讯息。问及他们会不会将此活动鼓励朋友下次来参加,于榕笑说,如果朋友有兴趣,她会推荐他们来参加。这对年轻人皆对活动场地感到满意,尤其他们对素食餐点赞不绝口。在英文六场的发表会中,此对友人认为有些论文显得较为艰涩,但是他们却是对卡毕拉•阿帕亚万萨教授Professor Kapila Abhayawansa的最感兴趣。

右一为佩君,右二为于榕

接着,我们选择并访问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并在纽西兰长期生活的李师姐,Serena.圣严法师曾提说与其禁止学者们发表新观点,倒不如也来认真地认识学者们的新观点,通过新观点的试链,仍能落实到对于佛法的信仰与实践,佛教才具有更大的耐力和潜力。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参加者是否也具足如此的洞见、当今马来西亚佛教徒的素质到底停留在那个层次、那些信徒是否可以从学者的论文发表受到启发并继而在修道上自我提升。

来自槟城并身为会计师的李师姐在纽西兰生活了24年。

问:“您是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吗”
李师姐: “我是第一次参加如此的学术会议。我是一名佛教徒,持素二十多年来。我过去常参加佛门的修持活动如法会斋会等,我也曾到台湾法鼓山参加法会。”

问:“那,与修持活动相较之下,您感觉有什么不同?”
李师姐:“过去,法师们在道场法坛说法,基本上信徒都是在台下恭听,对所听闻的法完全相信,没有一点质疑,甚至也可能很少思考。我刚才在学术会议结束后,我问了日本伊藤隆寿教授一些问题。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却反问我。我感到很愕然。这一刹那,我开始忆起在大学教授们的教学模式,那些教授们也如同今天遇见的日本教授,他们不要我们全盘照收,他们希望我们对事物有很多不同的思考空间。我真的感到很震撼,这个学术会议激发了我从不同层面去认识佛教!”

问:“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个学术会议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李师姐:“我在报名参加学术会议前,我就想了解国际佛教大学的网上远距课程(E Learning),现在我更想深入了解并报读这课程。”

在访问结束后,我与李师姐,甚至还有两位来自斯里兰卡的卡毕拉•阿帕亚万萨教授,Professor Kapila Abhayawansa及提拉克•卡利亚瓦参教授,Professor Tilak Kariyawasam 恰好共处同一个电梯,欲达底楼。在电梯里,李师姐开始主动打开话匣子,她兴致勃勃地告知这两位教授,纽西兰也有不少斯里兰卡人。后来,在楼下时,在我俩稍聊做暂别时,她才了解到日本教授原来是国际佛教大学的客座教授。就在这刹那,我发现李师姐的眼睛闪烁一阵,犹如新的希望在她心底燃起,恰好就被我暼见了。

我想,修道上从一个信仰层次到另外一种层次的提升,对李师姐来说,那是一种难于言喻的震撼,也唯有亲身经历的她才可以理解。

身为佛教徒的我们是否曾认为,自己一心只管念佛、打坐就好,何必就读佛学课程,或者参加类似的佛教学术活动?

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在人生某个阶段时,为什么不为自己打开另外一道门,让自己的生命精彩,没有遗憾?师姐为她自己在修道上开启了不同的门,我们是否也应该开始省思修道在生命的模式。

有句话说:“当您人生最失意的时后,在您误会上天残酷地将生命的门关闭时,就在您埋怨愤恨的当儿,您再也看不到上天其实已经为您打开了另一扇门。”

总结
学术会议的陈日隆师兄(中文组)及黄品琳师姐(英文组)用心为参加者总结教授们的论文核心并巧妙地勾勒每位学者的论文特色,参加者无不深感受用。学者们为自己研究成果的发表深感成就,并立誓继续努力专研佛教,让佛教“发扬光大”。与此同时,与会者在聆听众学者专家的论文后,在赞叹讲师们论文的博大宏观之余,另加上精华版的总结让他们最后对佛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法喜溢心,大家深感不枉此行!

陈日隆(中文组) 黄品琳(英文组)

2012年国际佛教大学学术会议终于在下午5点正式圆满落幕。此活动的成功乃归功於众缘和合,檀香寺在此感恩所有在活动参与的教授们、远地前来的参加者、工委们、义工菩萨和常住同仁并献上万分谢意。大家来年再会!!!阿弥陀佛!

幕后功臣    
行堂义工 大寮香积菩萨
英文组司仪 开幕仪式司仪